为您找到课程结果约 165

理解当代中国:法语演讲
开课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人评价(29)人学习
与此同时,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舆论斗争和软实力较量更加激烈,国家对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能够讲好中国 故事、参与全球竞争的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中国外语教育始终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始终把使命担当书写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历史充分证明,外语教育只有与时俱进,方能服务时代之需,发出时代之声,回应时代之问,培养时代新人。 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纲,选取经典演讲文本,提学生对当代中国的理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法语演讲能力,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课程特色】 首创课程,主题新颖:目前国内尚未见法语演讲类型的慕课,通过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帮助法语学生更好的理解当代中国,提法语的演讲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素质的法语专业人才。   【主讲团队】 叶剑如:副主编,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法语系主任,全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社会语言学,国别与区域研究。出版专著两部,编著两部,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主持省级一流线下本科课程《基础法语》等课程项目,主持一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获得多项校级优秀教学奖。 邢路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法国南特大学访问学者。著有专著1部,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2022年获得全国外语课大赛全国二等奖、山东省一等奖。主持教改项目若干项,山东大学(威海)一流本科课程《基础法语》负责人。 黄琰:法语语言文学博士,暨南大学翻译学院讲师。主持广东省社科一般项目一项、珠海市社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一项。已出版法语专著一本,学术型译著三本,于CSSCI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数篇。 沈绍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法语系讲师,讲授《基础法语》、《法语阅读》、《法语文学运动与流派》等课程,从事法语现当代文学批评和法语教学法研究,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级、副省级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参与撰写省部级咨询报告2篇。 张洁:法语语言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现主持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10余项国家级、省级科、市厅级教科研项目。作为主要编者参与《“理解当代中国” 法语演讲教程》的编写,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广东省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解当代中国:法语演讲》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核心成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系《理解当代中国:法语演讲》课程授课教师。

中国奇迹
开课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人评价(98)人学习
为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发展需求,以及我校“双一流”校建设的需求,英语学院集中优势资源录制《英语话中华》课程。 培养学生向全球观众有效传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绩的能力,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欣赏。通过引人入胜的叙述和精湛的语言技能,学生将学习展示中国的细腻和真实的描绘,在国际社会中推广中国的正面形象。   【课程特色】 内容丰富:与其他同类慕课相比,本课程不仅涵盖了中国当代科技、文化、社会与经济等方面内容,还深入探讨了中国的当代发展和全球影响。这种全面性和综合性使学生能够获得对中国全方位的了解。语言准确:本课程准确使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概念、术语和文化内涵。这种语言准确性是与其他同类慕课相比的一个显著优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更好地运用英语传递中国的声音,并减少误解和歧义。跨文化视角突出: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角。它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中国,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跨文化视角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国际社群进行交流和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知和尊重。   【主讲团队】 张喜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国家公派留学归国人员,教育部丹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校大学英语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2018年第十四届北京市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跨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文化翻译、丹麦研究。 刘苏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比较文学研究。近年来,主编教材三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八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教研项目十余项。 王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同声传译方向博士。主要从事笔译、口译和中英对比语言学研究。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近13年。曾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提供口笔译、审校统稿、字幕翻译、应用程序翻译以及国际合作等语言服务。 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5篇,获科研奖励10余次。 闫雅萍:,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从教22年,担任过《综合英语》、《英语听说》、《级英语》、《英汉汉英翻译》、《研究生英语第二外语》等英语综合类课程及《中国文化:跨文化比较视角》、《中国文化概论》等专业类课程。完成校级贯培《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等项目多项,发表《刘若愚的<文心雕龙>研究》、《文心西渐:历史、比较与发展》、等CSSCI期刊论文数篇,参与项目《基于核心素养,激活外语课程育人价值》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郑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英美文学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一项;在研北京社科一项;参与省部级重点、面上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与撰写出版学术著作三部,译著二部;学术译文二篇;主持编写教材一部,参与编写教材二部;在《学术月刊》、《新文学史料》、《安徽史学》、《中外文化与文论》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周建萍: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英语、商务英语。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商务英语教材2部,主编教学研究文集1部,参与多部商务英语和新闻英语教材编写。出版译著1部。 刘贵珍:文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入选2022年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负责人。社会兼职:北京市翻译协会副秘书长。 张占军: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编《级英语诗文阅读与欣赏》等多部教材,主译《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三卷)》等多部学术著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战后中国题材英语作品的跨文化研究 (10BWW023),主持多项地厅级项目。中国比较文学协会会员,北京市校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评委。 李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复句关系及其标志的主观性研究;语篇推理研究。2008至2014年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相继获得语言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认知语言学评论》、《汉语语言与话语学报》、《语言学》、《语言暨语言学》等国际期刊,出版英文专著《汉语因果关系连词主观性研究》。 杨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讲师,硕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兴趣为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规划等。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语委等项目11项。 张玉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与测评,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教育部项目一项,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省部级外语教育及教育质量监测项目,主持教改和外语教学方向科研项目多项。 刘齐平: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国族裔文学研究。在《外国文学研究》、Orbis Litterarum, Journal of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基础法语
开课中

邯郸学院
0人评价(44)人学习
【课程简介】 在线网络平台上传了法语学习课、课件、学习资料、题库等,便于学生线上线下自主学习,提自主学习能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同时提法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同类院校的法语课程学习提供借鉴。   【课程特色】 (1)中法英讲解,适于多种零基础学生。该课程面对零基础的英语类专业学生,主要采用汉语讲解、法英对比形式,容易让学习者理解掌握。(2)内容理实一体,益于激发学习兴趣。该课程内容基于《简明法语教程》,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升课程的趣味性。   【主讲团队】 韩淑英:教授,博士,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邯郸市师德楷模,邯郸市优秀教师,曾在加拿大温哥华IH学校和英国贝德福德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跨文化交际。担任法语、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导论等课程,邯郸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法语》课程建设负责人及主讲教师。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8项,市级4项,校级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期刊3篇,核心论文9篇;出版专著2部;曾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邯郸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河北省等学校外语课大赛三等奖,华文杯教学技能指导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河北赛区)指导三等奖,邯郸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专家”荣誉称号。 孙红艳:博士,教授,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河北省教学名师、先进工作者,感动邯郸教育十大人物,邯郸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社科青年专家,河北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北方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河北省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建设课程负责人、“英语专业文学与文化课程群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课题获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参研课题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省校教学改革课题、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各1项,在研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译著6部。 魏晓红:邯郸学院教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历年教学评估优秀;是河北省校精品课(《英美文学及选读》)负责人,河北省校英语教育主干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河北省校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负责人,河北省校语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负责人,河北省精品在线建设课程(《英美文学及选读》)建设负责人。先后主持省级教学与科研项目11项,参与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2本,编写教材10套,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河北省校第四、六、七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河北省优秀翻译成果一等奖1项,第一、二、三、四届“中国外语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俄罗斯社会文化生活
省级
开课中

大连外国语大学
0人评价(175)人学习
本课程共有25讲,每讲20分钟,分为七个主题,分别是俄罗斯人的姓名、家庭、住所和休闲娱乐,以及俄罗斯的教育、节日和饮食习惯。生动有趣的讲解、贴近生活的图片,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俄语语言世界图景,形成俄语语言意识,理解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课程特色】 本课程贴近课堂、贴近教学:不同于同类慕课在教学中片面强调语言技能、语言形式的训练,本课程将文化知识导入语言教学之中,在解决学生“怎么说”问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知道“说什么”,以达到语言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步提升的目的。 本课程语言生动,难度适中,图文并貌,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言国情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主讲团队】 刘宏: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俄语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现任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普通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普通等学校教学名师、辽宁省普通等学校专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第三批辽宁省特聘教授、大连市第五批优秀专家、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享受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担任教育部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辽宁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梁小楠:中共党员,语言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分别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学士、硕士),莫斯科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化学。曾任职于辽宁大学俄语系,教师;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俄罗斯、东欧及独联体国家项目主管。2004年至2008年国家公派至莫斯科大学攻读副博士学位,师从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В.В. Красных教授。毕业后回校任教,主要担任本科生主干课程及翻译硕士(MTI)公众演讲、交替传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董玲: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中国减贫的福建故事
开课中

福建农林大学
0人评价(211)人学习
本课程的创新体现在: 第一,在课程内容上,较为系统全面地以中国减贫、脱贫为主题,在国内校尚属首次。 第二,从语言文学这个学科角度而言,它将语言与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是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创新,也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一次创新。   【主讲团队】 汤志明: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中国农林科学与文化翻译与传播中心成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英语专业,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MPA)硕士学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二语习得与语言教育研究、跨文化传播;多次荣获教学比赛奖励:国际学院首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三等奖、福建农林大学第三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外研社2022“教学之星”教学竞赛福建省赛区决赛三等奖。主持省厅课题2项,横向课题1项;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1人次特等奖、4人次一等奖,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3篇,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等国内刊物发表论文7篇,并完成全国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英语阅读核心技能训练》(2020)。目前在编《大学英语写作教程》、(中国林业出版社)、《从脱贫走向振兴的福建乡村》等多部省级规划教材;开设中国脱贫主题相关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将专业所学与国家需求结合,在教育一线充分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陈白璧:福建农林大学教授。MTI翻译硕士学科带头人,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特聘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福建省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林科学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福建省普通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评估专家委员会召集人(2017)、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杰出访问学者、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等学校教学名师。长期从事专业英语教学与科研及生态文明的跨学科研究工作,曾任第六届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2021)、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CSSCI、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编著、教材等共6部,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决策咨询与建议共5项,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并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共3项,获福建农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教授组)二等奖,获2021年度国际学院科研贡献奖第一名。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翻译与传播、生态文明(跨学科)等研究。 蓝书剑:福建农林大学讲师。本科毕业于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后取得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二语语言习得与语言教育研究、跨文化传播,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中国农林科学与文化翻译与传播中心成员。在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持续钻研深耕,获第十三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福建赛区)综合组三等奖、2022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福建赛区本科校大学英语组三等奖,主持外语通识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国际化视野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研究、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探索、国际课程项目《享誉世界的福建茶》等多项课题,参编《英语品读福建茶》教材,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周晶:福建农林大学讲师。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福州大学法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外语教育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局部语法视角的跨学科学术文本评价意义研究”、“学术论文中评价意义的跨学科对比研究”等市厅级、校级课题。曾获得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9年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福建赛区视听说课组一等奖。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十三届教师教学竞赛团体二等奖;2022年福建农林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线教师文科组一等奖。 黄玲:福建农林大学讲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公共外语教师,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跨文化研究。主持多项省级及校级课题,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出国留学英语写作教学》、《雅思阅读》、《考研英语写作》、《国际交流实用英语》、《国际交流英语》等课程。2017至2018年,赴美国俄亥俄州奥特本大学访学一年。2021-2022年主持《菌草与国际减贫》国际课程,2022年主持《福草开道:中国菌草文化》译著编写,2022年参与《农林科技文本翻译》教程编写。

理解当代中国:俄语读写
开课中

大连外国语大学
1人评价(79)人学习
【课程简介】 《理解当代中国:俄语写作》课是俄语专业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选用“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之《理解当代中国:俄语读写教程》,教材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皆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熟巧与技能,引导学生用俄语进行知识探索,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阐释中国实践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讨论、讲述、写作和报告等大量的语言实践,不断提俄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帮助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在全球大背景下深入分析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和建设成就。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念,担当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将学生培养成为“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强思政”的外语人才。   【课程特色】 本课程组2人为“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之《理解当代中国:俄语读写教程》的编者,其中课程负责人担任教材主编,熟悉教材选篇、教材内容、教材编写理念。 2人为《理解当代中国:俄语读写》课程的授课教师,积累了第一手的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经验。团队成员组成有利于课程建设,团队能够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梳理,使其能够直接地体现在慕课中并在慕课中得以解决,可以有效践行理解先行、产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的教材编写理念和教学目标。   【主讲团队】 田秀坤: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授,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翻译学。辽宁省普通校本科教学名师。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持1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课题、1项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1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合著出版的学术著作《现代俄语功能语法概论》获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学术著作类一等奖和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叁等奖,出版译著(汉译俄)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2项省级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2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担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获辽宁省校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1项、第二完成人2项)。 主编《理解当代中国:俄语读写教程》,任教育部教司组织的“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俄语读写教程)编写理念和教材使用培训教师,任教育部教司“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虚拟教研室核心成员。 2013年6月至今担任学术期刊《东北亚外语研究》副主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担任教育部普通《普通中俄语课程标准(2017版)》修订组核心成员,2019年1月至今担任教育部《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2022版)》修订组核心成员,2022年7月至2026年7月(聘请四年)担任辽宁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外语教学专业指委会副主任委员。 王钢: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汉学、俄语教育教学。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中级俄语实践语法1》负责人,主讲俄语综合课、俄语实践语法、俄罗斯汉学研究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9项,出版专著4部,参编《理解当代中国 俄语读写教程》等教材5部,在《中国俄语教学》《外语学刊》«Современное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的教学成果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18年、2020年、2022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刘艳春: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学、俄语翻译学。2020年入选辽宁省第十四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大连外国语大学优培青年骨干教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课《俄罗斯谢肉节》获第六届外语课大赛辽宁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课《俄罗斯新年》获第二十六届辽宁省教育教学息化交流活动等学校组三等奖。 王野: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人,青年教师发展校长基金获得者。2021-2023年连续3年荣获全国校俄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中级俄语综合课1》《中级俄语综合课2》被选树为校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在全国校俄语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获批教改项目多项。发表SSCI、俄罗斯核心期刊等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多项。 王楠楠: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教授,曾公派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乌拉尔联邦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留学,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初级俄语综合课和俄罗斯艺术史两门课程分别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青年立项和精品通识课程立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篇,合作撰写研究报告2篇、咨政报告2篇,获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比赛二、三等奖。 陈红:博士学位,讲师,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国别区域研究、政治语言学。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数篇。2013年留校任教至今,陈红老师承担本科阶段多门主干课程及研究生课程。同时担任班导师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班导师工作经验。所教授的课程《中级俄语综合课2》被评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获大连外国语大学第十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新工科组二等奖。参与完成的《级俄语综合课》项目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连外国语大学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成员。

知识产权诉讼实务
开课中

南昌大学
0人评价(4)人学习
在《法律科学》等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主持和参与多个纵向和横向研究项目,擅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标记、商标侵权、网络息合规化等方面。 姜晓婧: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博士。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科技与法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部法学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刘磊:执业律师、专利代理师,七年外资企业技术研发经验,六年知识产权从业经验,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务经验,曾服务过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擅长将科技、知识产权与企业经营发展相融合,在科技与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运用、转化等方面具有独到经验。 熊尹一:泰和泰(南昌)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拥有工学学士、法律硕士学位,具有理工科加法学的复合专业背景,执业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律事务。拥有专利代理师资质,任南昌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曾对接某国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专利侵权分析比对、专利无效对比文件检索。曾对接某国家新技术企业,进行数据侵权分析。代理回力系列商标侵权案件,参与办理专利、商标侵权案件数起。     所著论文获华中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所著论文“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体系重构”获第十八届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优秀奖,个人获2023年南昌市律师辩论赛优秀辩手。 史慧敏:执业律师、专利代理师、CCTV-12普法节目《律师来了》公益代理律师、有八年专利代理经验,代理过近千件知识产权申请或诉讼案件,具有丰富的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经验,擅长知识产权纠纷、公司事务、金融纠纷。 李静之:泰和泰(南昌)律师事务所,律师,自2014年起从事民商事法律服务工作,专注于民商事领域法律服务,擅长知识产权与互联网法律服务。 曾为上海市版权局、江苏省版权局、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知识产权局、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电江西分公司、南昌市文化馆、南昌市图书馆、拼多多、后弦工作室、博汇九洲金融(博金贷)、懿懿投资(壹心贷)、金易金融(金易融)、金格科技、博新技术、同凯网络等单位提供法律服务。曾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文化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组织的重点工作项目或科研课题,参与撰写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竞争小组《案例规则评析》。代理的案件入选2020年江西法院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为企业、机关等举办多场公开讲座。

日语语法难点攻略
开课中

青岛滨海学院
0人评价(93)人学习
引导学生准确认知日语语法相关概念,树立学习日语语法知识的心,为级阶段的学习和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特色】 课程抓住形式体言、副助词、相近句型等日语语法学习中的难点进行解析,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巩固知识,帮助学生轻松攻克日语语法学习的难点,致力于帮助学习者顺利突破日语语法学习的难关,进而加深对日语语法知识的理解。   【主讲团队】 团队由4名青岛滨海学院教师组成,其中有副教授3人,讲师1人。主讲教师均有15年以上日语教学经验,主讲《日语精读》《日语语法》等课程,对日语语法有独到的研究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李桂华:2014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职称,从事校日语教学14年,主讲日语精读、日语语法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近五年发表《青岛滨海学院日语专业学生语用失误分析》、《俳句翻译方法简述》等论文共7篇,主持科研项目2项,教科研能力强。教学态度严谨认真,方法恰当,受到学生的喜爱,多年来培养了多位日语专业优秀毕业生,即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庄艳艳:硕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从事校日语教学8年,主讲基础日语、级日语视听说等课程,日语语言学基础雄厚。近五年来前后获得第二届中国外语课大赛山东省三等奖,山东省外语科技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等奖项,前后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5W1H分析法在日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以视听日语新闻为中心》等论文两篇。现担任校级课题一项(在研),参与校级课题三项(结题)。 常晓敏:硕士,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日本文学专业,从事校日语教学6年,主讲日语精读、日语听力、日本文学史等课程。近五年先后在省级期刊发表《外语阅读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干预研究--以〈日本文学选读〉为例》等论文3篇,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多次参加校级、省级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得优异成绩。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亲和力,授课方法灵活,深受学生喜爱。 王玉卿:硕士,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日语翻译专业。从事日语教学20余年,主讲日语语法、日语精读、N2、N1日语考试辅导等课程。对日语语法有独到的研究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科研方面先后发表了《多媒体策略在日语翻译教学中的导入及应用》、《现代视频技术手段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等论文,参编《日语报刊阅读》教材一部。

中国文化(英)
省级
开课中

青岛滨海学院
0人评价(27)人学习
【课程简介】 “三进”工作在外语专业逐步推开,英语、翻译等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和帮助学生理解当代中国的教育使命呼唤更多中国文化类外语课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一历史使命对外语学习者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活动提出了更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推动了中国对外交流的发展。 课程面向英语专业或具有较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开设。教学内容涵盖中国概况、思想体系、价值观念、衣食住行、文学艺术、节日风俗等,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提 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   【课程特色】 (1)本课程教学内容继承传统,立足当代,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当代中国,提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 (2)教学内容设计尊重学习规律,每个主题按照从文化现象到价值探讨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和呈现。 (3)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课件,帮助学习者更好理解学习内容。课程教学视频制作效果精良,图像稳定,画面稳定,声音清晰。教学PPT及视频中配有大量图片,帮助学习者更好理解教学内容,直观感受中国文化。   【主讲团队】 武会芳: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硕士,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访问学者,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负责人,校中外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主持开展省市级课题研究 6 项;主持建设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 1 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智慧树山东联盟共享课程 2 门。获山东省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1 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2 项,均为第一完成人。 王安娜: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中共党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主持校级、市厅级及省级研究项目5项,参与各级各类研究项目25项,出版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7篇,获教、科研成果奖9项。曾先后被评为校级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优秀教师”、“考研优秀班主任”、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教学专长教师”、“院级名师”等;获得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类专业组)山东赛区三等奖,获得第四届山东省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郑文文:英语本科教研室主任,山东省济南市人,中共党员,2013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英语笔译专业。自工作以来,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主编《出国留学英语阅读强化教程》及配套教辅2部、翻译专著2部,主持山东省省级精品资源课《国际商务文化》1项,主持教社2017年度外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专项课题1项,参与《英语语言的修辞艺术》、《中国文化(英)》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2项;主持教改课题2项,科研课题3项,横向课题1项;教学方面,主要承担级英语I*-II,英语语法与写作I-II等课程,获得2021年度第八届山东省超星杯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山东省疫情期间线上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青岛滨海学院首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等教学奖项。任职期间曾获“优秀班主任”、“考研优秀指导教师”、“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教学骨干”等荣誉称号,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英语竞赛,互联网+和创新创业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邢小艳:副教授,发表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主编教材1部;主持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5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多项;参加全国外语课大赛等各级各类教学大赛多次,取得二等奖等优异成绩;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并取得一等奖等突出成绩。 张婧:助教,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人事部三级口译资格证书,BEC商务英语级证书,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获第二届“中语智汇杯”全国校互联网+英语教学大赛特等奖、青岛滨海学院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二等奖;2项校级横向课题、1项校级科研课题在研。主要教授《剑桥商务英语》、《英语演讲与辩论》、《论文写作》、《服务外包英语》、《交替口译》等科目。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及行业从业能力,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息技术及网络资源,丰富课堂组织形式,纵深建构知识网络。

基础日语语法
开课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人评价(368)人学习
本课程将初级阶段的知识点整合后分解为几大板块,系统介绍日语基础知识与语法体系,旨在帮助学习者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全面且系统的认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进阶中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特色】 分析目前上线的“基础日语类”课程,在数量上仍然是比较少的。综观上线的同类课程,有的课程重在讲述日语假名、语音、表记、词汇等基础性知识,主要通过围绕某一个主题讲解文章中涉及的语法点。或者是以某一种教材为核心,按照教材的进度,提炼或压缩教材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课堂教授内容视频化形式的延伸。该类型课程的优点在于学习者可以按照课程所用教材按部就班地学习。由于教材内容的不同,给学习者以课程不同而知识点相异的感觉,实质上是相似的知识点,知识的同质化现象明显。尽管学习者在按照教材的知识分布不断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日语语言知识与语法点,但是由于教材编著内容布局的考虑,大多知识点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分布的,结果导致知识点比较分散,因此出现“学了很多却不成体系”的情况。 本课程的创新之处在于,依托日语专业大一核心课程《基础日语(Ⅰ)》《基础日语(Ⅱ)》,浓缩了“基础日语”学习阶段的主要语言知识点,包括日语基础知识、语音语调、词类、句法、句型等内容,比较系统地梳理了日语学习基础阶段的知识体系,对学习过程中比较散乱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化构建,将基础日语语言知识分成四大板块,由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连成面,既而形成语言知识面,最终帮助日语学习者构建比较立体、系统而完备的日语语言知识体系。 本课程不依赖某一教材,而是在总括基础日语学习阶段绝大多数知识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知识点予以梳理和总结。学习者完成全部课程后,会对基础日语有关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知,在脑海中对涉及到的语法点形成导航式的理解,搭建自主性的日语语言知识框架。   【主讲团队】 【课程负责人】 王坤,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2019—2020),曾担任日本法政大学、日本国学院大学等校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日语教育、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史等方面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两度被评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级“优秀教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师德师风优秀”教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   【其他课程主讲人情况】 王金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早稻田大学日语教育学硕士,筑波大学国际日本研究博士。主讲基础日语(Ⅲ)、基础日语(Ⅳ)等课程,曾获2018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等。 崔广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西安交通大学日语系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日研中心访问学者,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一桥大学。主讲日语语法、语料库语言学等课程,曾获2023年第19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等。 凌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日本关西大学文学博士,日本国际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讲日语听力(Ⅲ)、日语听力(Ⅳ)等课程,曾获第四届“人民中国杯”日语翻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22年度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等。 马静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日本名古屋大学日语语言学博士。主讲基础日语(Ⅰ)、日语Ⅰ级等课程,曾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六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外教社杯”全国校日语教师课大赛(大学日语组)三等奖等。 常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讲基础日语(Ⅱ)、日语Ⅱ级等课程,曾获2023“外研社杯”全国校日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日语专业组)三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