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议题:人权问题
《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 是人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由来自世界各个地区不同法律和文化背景的代表起草,第一次规定了基本人权应得到普遍保护。
政策落地过程:
人权是联合国的根本。《联合国宪章》序言指出:“我们联合国人民决心......重申对基本人权、人格尊严和价值、男女平等权利以及大小国家平等权利的信念。”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联合国的创立,国际社会矢志决不允许类似二战冲突的种种暴行再次发生。世界各国领袖决定,为《联合国宪章》添加一个路线图,以保障世界各地每个人的权利。《基本人权及自由宣言》草案,在1946年大会第一届会议得到审议
根据联合国宪章于1946年在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成立
成员考虑到地域分布,选出八个国家的委员会代表
每年的12月10日为“世界人权日”
联合国人权法体系的基础是大会于1945年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和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1945年后通过的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和其他文书扩大了国际人权法的构成,包括《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948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1965年)、《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79年)、《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和《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年)等
由《世界人权宣言》连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两部任择议定书,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组成
2006年取代人权委员会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
担负开展联合国人权活动的主要责任,负责应对严重侵犯人权事件并采取预防行动
我选择“人权”(Human Rights)议题作为分析对象。根据课上所学及联合国网站提供的信息可知,联合国有关全球治理议题的政策落地过程,大体经历了从联合国宪章规定、到联合国大会决议、到行政和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出台相应条例和细则、再到HRPS等部门制定政策、*后到HR Partners/EOs执行政策这样一个过程。
以联合国“人权”议题为例:首先联合国宪章对人权的定义、人权的重要性等问题做了明确表述;进而,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决议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其第一次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应得到普遍保护。在此基础上,行政和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ACABQ)自1994年至2023年共发布了70份有关“人权”议题的报告,其中涵盖了全球人权保护状况、人权保护预算等问题,并对下一步的援助方向做了表述。基于此,联合国成立了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其在不同地区还下设区域办事处,其在联合国秘书长授权下负责协调联合国人权领域的活动,落实并执行前面提到的相关条例和政策,开展人权现场活动及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援助等工作。
我选择维和这个议题。
①联合国宪章将和平与安全作为首要原则。宪章赋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主导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务的责任。安全理事会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包括制裁和军事行动,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联合国大会通过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监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进展情况。该委员会成立于1965年,旨在全面审查与维持和平有关的所有问题。委员会通过大会第四委员会(特别政治和非殖民化)向大会报告其工作情况。1956年,大会在中东设立第一支联合国紧急部队。
③在ACABQ的官网上输入“peacekeeping”检索到一条相关报告,行政和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关于2022年拟议方案预算的第三十九次报告:第3款(政治事务)和第36款(工作人员薪金税)下与2022年拟议方案预算有关的订正概算 特别政治任务 专题组三:区域办事处、支助政治进程办事处和其他特派团 联合国利比亚支助团(联利支助团)
④为此,联合国设立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协调机构(DPPA)和维和部队。联合国维和行动协调机构成立于2019年,旨在加强全球和平与安全的维护。DPPA负责协调联合国的维和行动,通过政治和和平建设工作来预防并解决冲突。该机构与各国政府、地区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进行密切合作,通过高级别的外交努力来促进国际和解。
医疗卫生
联合国宪章:强调促进各国之间卫生合作。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计划,提出8个目标和指标将全球议题置于全球议程的核心。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一项目标是与医疗卫生,譬如减少传染病等方面相关。
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决议或宣言从政治层面推动卫生外交、防范传染病等事宜。
设立WHO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应对公共卫生紧急情况,防范大型流行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下设世界卫生大会和执行委员会,前者是世卫组织的*高决策机构。世卫组织组织所有会员国派代表团参加大会,后者执行卫生大会的决定和政策,向其提供建议并普遍促进其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在各地区有办事处,不同区域办事处舍友不同的工作部门和重点。比如东南亚办事处有传染病科(负责领导、协调和监测预防、控制、消除和根除传染病的区域行动)、疫苗可预防疾病等
“难民”议题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由联合国大会成立。该机构授权指导和协调世界范围内保护难民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行动。
其组织机构主要为难民高专方案执行委员会和秘书处。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秉承大会命令行使职权,一面对于本规程所规定之难民,予以联合国所主持之国际保护,一面协助各国政府,并在取得各关系国政府同意后协助私人组织,鼓励难民自动回国或与新国度同化,以期永久解决难民问题。高级专员行使职权时,尤在遇有困难发生之际,例如关于难民国际地位一点倘或发生争执情事,则在谘询委员会设立后,该员应徵询其意见。
高级专员遵循大会或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所颁发之政策指示。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得在听取高级专员陈述意见后,决定设立难民问题谘询委员会;谘询委员会委员应由理事会根据联合国会员国及非会员国表示致力解决难民问题之志趣与诚意,遴选其中国家派代表充任之。
全球治理议题:饥饿与粮食安全(零饥饿)
联合国宪章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是解决饥饿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 。此外,联合国有多个专门机构和计划致力于解决饥饿和粮食安全问题。
世界粮食计划署:由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局管理, 执行局由36个成员国组成,负责为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活动提供政府间支持、具体政策指导和监督。执行干事负责领导世界粮食计划署,由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联合任命。还任命了1名副执行干事和3名助理执行干事,负责各项具体工作。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执行局负责监督农发基金的一般业务,并批准其工作方案。评价委员会是执行局的一个小组委员会,负责深入审查选定的评价问题和独立评价办公室的战略和方法。报告讨论了选定的评价报告,并就将委员会特别感兴趣的评价纳入IOE年度工作方案提出了建议。审计委员会是执行局下属的一个小组委员会,负责处理与审计有关的事项。农发基金总裁担任执行局主席,负责基金的全面管理。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评价办公室(OED),监察长办公室 (OIG),战略、计划及预算办公室 (OSP),以及区域办事处、联络处以及驻国家代表处等等
还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营养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零饥饿问题等,都对全球饥饿与粮食的全球议题采取行动,制定政策目标并执行,同时进行政策监管以推动政策落实
全球发展议题:气候变化
1.联合国宪章第一条宗旨中指出: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气候变化问题事关人类福祉并且属于国际问题。
2.联合国大会决议:1992年,联合国召开地球问题首脑会议,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变化公约》),迈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如今,公约得到了几乎所有国家的批准,已有197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公约的终极目标是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
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框架下每年举行的会议。会议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
4.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牵头评估气候变化的国际组织。它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世界气象组织( WMO )于1988年建立的,旨在向世界提供一个清晰的有关对当前气候变化及其潜在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认知状况的科学观点
5.UNFCCC框架下主要有绿色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GCF)和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Green Environment Facility,GEF)等资金机制
议题: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 议题提出——联合国宪章与其相关的规定:
第五十五条
为造成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和平友好关系所必要之安定及福利条件起见,联合国应促进:
(一) 较高之生活程度,全民就业,及经济与社会进展。
(二) 国际间经济、社会、卫生及有关问题之解决;国际间文化及教育合作。
第五十七条
由各国政府间协定所成立之各种专门机关,依其组织约章之规定,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及其他有关部门负有广大国际责任者,应依第六十三条之规定使与联合国发生关系。
二 规划:秘书长就数据革命促进可持续发展问题独立专家咨询小组
联合国发展集团发布了关于数据隐私、数据保护和数据道德的一般性指南。
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汇聚了1400多名来自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数据使用者和生产者、政策制定者、学术界和民间社会人士,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数据的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启动《开普敦可持续发展数据全球行动计划》,其利益攸关方来自不同的方面,包括政府、民间社会、私营部门、捐助者、慈善机构、国际和区域机构以及其他行为体。
三 政策落实:联合国全球脉动倡议
全球脉动是联合国秘书长关于数据科学的一项创新倡议。全球脉动促使人们认识到大数据带来的机遇,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人道主义行动,通过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乌干达(坎帕拉)和联合国总部(纽约)的数据科学创新中心或创新实验室网络,为联合国和政府合作伙伴制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分析解决方案,并努力降低壁垒,提高适用性,扩大规模。全球脉动也参与组织了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粮食计划署领导的数据创新实验室讲习班系列。
如此便实现了全球治理议题自上而下进行政策落地。
全球议题:老龄化
议题提出:
《世界人权宣言》中包含对老年人再内的所有人充分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承诺(第217A(III)号决议)
大会决议体现:
·1882年,联合国大会首次召开老龄问题世界大会 产生《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
·1991年,联大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
·1992年,老龄问题国际会议通过《老龄问题宣言》
·2002年,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政治宣言》与《马德里老年问题国际行动计划》
行政方面的保障:
·1992年,老龄问题国际会议宣布1999年为国际老年人年,每年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
·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为例,经社部老龄问题方案的主要行动是促进和促进《马德里老年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包括:为政策制定和执行制定准则;制定倡导将老龄问题纳入发展议程主流的手段;与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进行对话和信息交流
指导方针与行动计划:
·2020-2030年健康老龄化行动十年计划: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龄化与健康战略》的第二个行动计划,以《联合国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为基础,并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时间安排达成一致。
全球议题:生物多样性
公约讨论进程: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关于人类环境的大会决定建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各国政府签署了若干地区性和国际协议以处理如保护湿地、管理国际濒危物种贸易等议题。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Brundtland委员会)得出了发展经济必须减少破坏环境的结论,这份报告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它指出,人类已经具备实现自身需要并且不以牺牲后代实现需要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呼吁“一个健康的、绿色的经济发展新纪元”。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由各国首脑参加的*大规模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两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气候变化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获得快速和广泛的接纳,150多个国家在里约大会上签署了该文件,此后共175个国家批准了该协议。
2016年3月,国务院批准中国申办COP15大会;同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COP13大会批准了中国的申请。
2022年3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日内瓦会议暨《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WG2020-3)会议的续会,暨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第二十四次会议(SBSTTA 24)、执行问题附属机构第三次会议(SBI 3)于2022年3月14日至29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主席团决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12月5-17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公约议定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关于赔偿责任与补救的名古屋-吉隆坡议定书》。
执行机构:
1. *高权力机构:缔约方大会(COP),由批准公约的各国政府(含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组成,职能有检查公约的进展,为成员国确定新的优先保护重点,制定工作计划,修订公约,建立顾问专家组,检查成员国递交的进展报告并与其它组织和公约开展合作。
2. SBSTTA,由来自成员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在向COP提供科学和技术问题建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3. 资料交换所机制,是基于因特网的促进科技合作和信息的网络。
4. 秘书处,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与联合国环境署紧密联系,主要职能是组织会议、起草文献、协助成员国履行工作计划、与其它国际组织合作,收集和提供信息。此外,COP在其认为适当时可成立专门委员会或机制,COP于1996至1999年间成立了生物安全工作组,并成立了土著知识和地方社区工作组。
执行秘书:阿斯特丽德·肖梅克(Astrid Schomaker)
5. 执行秘书长,2024年,阿斯特丽德·舒马克女士出任《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一职。
6. 全球环境基金,发展中国家在开展与公约有关活动时可以从公约的财务机制中获得资助,如GEF。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世界银行支持的GEF项目在四个对全球环境具有重大作用的领域促进国际合作并提供资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气候改变、臭氧层耗竭和国际水资源的衰竭。到1999年末,GEF为120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项目提供了近10亿美元的资助。
义务履行:缔约方政府需要通过制定指导其利用自然资源的法规、保护国有土地和水域生物多样性等措施发挥领导职责。根据公约,政府承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义务,政府必须发展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将这些战略和计划纳入更广泛的国家环境和发展计划中,林业、农业、渔业、能源、交通和城市规划尤为重要。
其他义务:1.识别和监测需要保护的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2.建立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该地区以有利于环境的方式发展;3.与当地居民合作,修复和恢复生态系统,促进受威胁物种的恢复;4.在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参与下,尊重 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传统知识;5.防止引进威胁生态系统 栖息地和物种的外来物种,并予以控制和消灭;6.控制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的生物体引起的风险;7.促进公众的参与,尤其是评价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开发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8.教育公众,提高公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必要性的认识;9.报告缔约方如何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公约处理的议题:1.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激励手段;2.遗传资源的获取;3.包括生物技术的技术取得和转让;4.技术和科学上的合作;5.影响评估;6.教育和公众意识;7.资金来源;8.履行公约义务的国家报告。
补充内容:2021年7月5日*主席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尔克举行视频峰会,并提出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向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迈出历史性一步,随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而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签署该公约后,30年来一直没有完成批准程序。共有196个缔约方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已发展成为加入国家*多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而作为世界*发达国家,美国的缺位无疑对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所做的努力造成了显著伤害。
全球治理议题:人权问题
《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 是人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由来自世界各个地区不同法律和文化背景的代表起草,第一次规定了基本人权应得到普遍保护。
政策落地过程:
人权是联合国的根本。《联合国宪章》序言指出:“我们联合国人民决心......重申对基本人权、人格尊严和价值、男女平等权利以及大小国家平等权利的信念。”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联合国的创立,国际社会矢志决不允许类似二战冲突的种种暴行再次发生。世界各国领袖决定,为《联合国宪章》添加一个路线图,以保障世界各地每个人的权利。《基本人权及自由宣言》草案,在1946年大会第一届会议得到审议
根据联合国宪章于1946年在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成立
成员考虑到地域分布,选出八个国家的委员会代表
每年的12月10日为“世界人权日”
联合国人权法体系的基础是大会于1945年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和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1945年后通过的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和其他文书扩大了国际人权法的构成,包括《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948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1965年)、《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79年)、《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和《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年)等
由《世界人权宣言》连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两部任择议定书,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组成
2006年取代人权委员会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
担负开展联合国人权活动的主要责任,负责应对严重侵犯人权事件并采取预防行动
消灭贫困。
2000年,联合国通过的《千年发展目标》中第一个目标就提出,要在2015年消除一半以上的世界贫困人口。2015年9月,在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首脑会议上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位列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位。
这些目标的实施主要由各国政府负责,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经社部)下设的社会政策和发展司(社发司)作为联合国消除贫穷十年协调中心,负责开展活动以协助和促进各国政府更有效地落实相关承诺和政策。作为联合国系统一部分的世界银行也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提供信贷支持、完善社会服务等综合性措施来缓解贫困。此外,联合国还设立了秘书长的联合国2019冠状病毒病应对和恢复基金,以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对全球减贫工作带来的挑战。
议题:全球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1.联合国发布报告和研究,提供政策指导。通过深入分析了全球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提出了具体建议,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决策参考。例如,联合国秘书长及其相关机构,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工作组,负责协调全球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秘书长可能通过全球峰会、高级别会议等平台提出关于能源可持续性的倡议,并在联合国大会上呼吁各国领导人采取行动。
2.联合国通过制定国际协议和公约,为全球能源治理提供了法律框架。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这些协议不仅为各国政府设定了明确的减排目标,还为国际合作和资金援助提供了法律基础。
3.联合国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如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为全球能源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知识分享平台。这些机构不仅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还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此外,联合国还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和论坛,促进各国政府、企业和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在落地政策方面,联合国积极倡导各国政府将可再生能源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并推动各国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供税收优惠、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同时,联合国可能通过技术援助、政策倡导和合作平台等方式,支持各国政府在能源领域的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融资支持,为项目落地提供资金保障。
总之,联合国通过发布报告、制定协议、设立机构、举办论坛和推动各国制定政策措施等一系列自上而下的行动,有效地推动了全球能源治理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过以上层层递进的机制,联合国在全球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议题上实现了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了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为全球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议题:气候变化
(一)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第一条:“......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气候问题作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需要积极的国际合作来解决,是联合国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大会决议
“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世界气象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四)
IPCC下设三个工作组和一个专题组:
第一工作组 评估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
第二工作组 评估社会经济体系和自然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气候变化正负两方面的后果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选择方案。
第三工作组 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减缓气候变化的选择方案。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 负责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划。
(五)指导方针和行动计划
“维持和平”(keep the peace)
1、《联合国宪章》并未明确提出“维持和平”的概念,但随着世界的发展,“维持和平”逐渐成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外延,也是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表现。
2、与“维持和平”相关的部门主要有:联合国大会(审议、监管相关财政预算)、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负责开展行动并监督执行情况)、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部,又称维和部(提供行政指导并与行动各方保持联系)
3、联合国大会主要负责讨论和审议同“维持和平”相关的特定议题,其中根据具体议题的性质与内容不同,将分配给不同的委员会进行审议。
(1)关于和平的一般性议题(多不涉及经费筹措与财政预算)在1993年后分配给第四委员会讨论、形成报告,并*终由全体会议审议相关报告,决定是否通过决议。具体类比议程项目“整个维持和平行动问题所有方面的全面审查”。
(2)而涉及和平经费筹措及特定特派团经费筹措的议题则分配给第五委员会讨论、形成报告,并提交行政和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ACABQ)。后由ACABQ对秘书长所作报告进行审查并向大会提交调查结果,*后由全体会议审议报告并决定是否通过。具体类比议程项目“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经费筹措的行政和预算问题”。
(3)同时联合国也于1965年成立了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作为此流程之外的对与“维持和平”相关的所有问题有权全面审查的特殊机构。
4、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则在维和中作为执行、监督的部门。首先,安全理事会将就维持和平行动的政治方面进行讨论并负责于推进工作进程中发布相关文件。若通过相关维和决议,则组建维持和平行动并确定授权。在授权过程中,主要行动为分配任务、设定时间限制、授权军队部署,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减维和兵力。同时,安全理事会也尝试采用和平方式呼吁冲突双方解决争端,如安全理事会主席可能会代表安理会发表声明。
5、维持和平行动部(维和部)首先向联合国提供政治和行政指导,并同各方保持联系。此部门成立于1992年,是秘书处改组的一大部分。在整体维和行动中主要起着承接与联系的作用,活动方式较为灵活。
议题:网络信息安全(cybersecurity)
一、议题历史溯源:
二、相关部门机构
三、运行机制及执行措施
网络信息安全主要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代表
具体运行机制有以下三种:
国际电信联盟通过以下举措对各国网络安全水平进行检测及量化,得到反馈后提出相应议题进行调整。
互联网治理论坛和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等国际性盛会给世界各地网络安全相关人物提供交流对话、发现问题的场所,反馈到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以及打击网络犯罪政府专家组,专家组进行讨论研究,将促进网络信息安全议题更加完备的修缮方案交给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内容,由大会进行审议讨论和制定政策。
议题:巴勒斯坦地区问题
联合国宪章中明确指出:“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安全理事会得调查任何争端或可能引起国际磨擦或惹起争端之任何情势,以断定该项争端或情势之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
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A/RES/181(II)决议正式将巴勒斯坦地区归属问题列入联合国的议程清单中,而后的多届联合国大会中就巴勒斯坦地区的政府、救济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地区调解等诸多现实问题开展诸多相关议题。
行政和预算咨询委员会(ACABQ)就近东巴勒斯坦问题成立了联合国进洞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并且对相关的财政报告进行审批,审批了解决巴勒斯坦地区问题相关部门的财政预算方法并且出台了相关的条例。
OHR和ICSC依据巴勒斯坦地区工作的危险指数、艰苦程度设定了于巴勒斯坦地区工作的联合国国际公务员的薪酬、津贴和福利,规范并保障了巴勒斯坦地区公务员的权益,更有利于他们推进工作,并且通过了一系列的巴勒斯坦地区人道主义援助方案。
HR partners和Eos根据巴勒斯坦地区的现实情况和联合国公务员惯例,制定了相关的公务员办事条例,规范联合国的国际公务员在巴勒斯坦地区开展工作。同时在巴勒斯坦地区设立了OHCHR oPT负责管理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权事物。
议题——抗危机城市建设与治理问题
一、联合国大会
二、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会议
2016年,联合国在厄瓜多尔基多举办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会议,通过了《新城市议程》,强调了人居署在联合国系统内作为可持续城市化和人类住区问题协调中心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国际社会对更可持续未来的共同愿景
三、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
2019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2020-2023战略规划》,可持续的城市化成为国际共识,明确通过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的工作实现性别平等以支持包容、安全、可持续的韧性城市和人类住区,提出通过创新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当务之急
2.2020年,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减灾署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行为体共同发起《MCR2030倡议》——旨在通过宣传、分享知识和经验、建立相互加强的城市间学习网络、注入技术专长、连接多层政府和建立伙伴关系来提高地方的韧性,为《新城市议程》、《SDG11》提供直接推动力
四、补充文件
《部长宣言-创新提高城市和社区的生活质量:加速实施新城市议程,已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治理议题:气候变化
1、国际组织通过协调合作,促进各国在气候变化治理方面的共识和行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平台,它汇聚了全球各国政府,共同商讨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定期的缔约方大会,各国可以就气候治理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协商,形成共同的行动方案。此外,一些专门性国际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等,也在各自领域内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帮助各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2、国际组织在制定和推动治理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带动作用。例如,巴黎协定就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气候治理协议,它要求各国根据各自的能力制定国家自主贡献,以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组织通过制定这样的规则和标准,为各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也对各国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这种自上而下的规则制定和执行机制,确保了全球气候治理政策的落地实施。具体来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始建于 1988年, 旨在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认知状况、气候变化原因、潜在影响和应对策略的综合评估。自成立以来,IPCC已编写了五套多卷册评估报告,IPCC将编写三份特别报告和一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方法报告,目前正在编写第六次评估报告(AR6)。
3、国际组织在推动多边主义和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组织通过倡导多边合作和协商机制,推动各国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以国际组织为枢纽的多边主义的合作能为全球气候治理政策的落地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能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难题。
全球议题:儿童发展
议题提出:第217A(II)号决议《世界人权宣言》
第二十五条 母亲和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顾和协助。一切儿童,无论婚生或非婚生,都应享受同样的社会保护。
大会决议体现: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该宣言规定了儿童在保护、教育、卫生保健、庇护所和良好营养等方面的权利。1989年 《儿童权利公约》,《公约》获得联合国大会的通过,于1990年9月生效,成为历史上广为接受的人权条约。
行政方面的保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区域办事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地方办事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委员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是世界上主要的儿童权利倡导机构。其工作核心在于前线的实地工作,共126个国家办事处分别进行地方服务项目,有一些办事处更同时服务数个国家。每个国家办事处都通过与所在国的政府订定个别的合作计划来执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使命。这一为期五年的计划重点是如何落实妇女及儿童的应有权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得到了许许多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他们通过捐赠、购买贺卡和礼品、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帮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改善偏远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条件;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球有多个企业合作伙伴。
指导方针与行动计划:以“3-A”模式为指导,将儿基会资助作为“种子经费”,只限于在一些模式探索中和国家级活动中提供服务。在合作伙伴中开展在技术、计划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在示范地区和国家级项目中进行交流和宣传。
对于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大议题,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采取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地方式,其分析如下: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其发布的《2015年贸易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在面对危机时缺乏必要的“灭火工具”,且全球经济过度金融化,必须尽快对现有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实施全面改革。报告强调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向,如增强金融监管、建立更加稳定和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等。
2. 制定全球标准和指导方针
相关组织机构制定全球金融监管标准和指导方针,如IMF的《金融部门评估程序》和FATF的反洗钱标准。这些标准作为全球金融改革的基础,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
3. 推动国际合作和全球对话
这些组织推动了一系列峰会、高级别会议、研讨会和论坛的举办,促进国际社会在金融领域的交流协作,为确保金融改革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做出重要努力。例如,G20峰会提供了一个平台,各国可以共同讨论金融政策,协调立场,共同应对全球金融挑战。2023年6月22日至23日,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的召开强调了国际融资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管理规则和架构不符合全球发展现状,必须加快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峰会上呼吁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增加公共开支、提高工资水平、刺激需求等。
4. 支持国家层面的改革
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通过提供技术援助、培训和资金支持等方式,支持各国在国家层面实施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能力,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中国作为联合国的重要成员国,参与了国际金融合作。例如,中国人民银行与美国财政部成立了金融工作组,就宏观金融形势、金融稳定和监管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
通过以上途径,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不断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地,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稳健发展。不过,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效率缓慢、政策壁垒等等挑战,仍然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凝聚共识,合力推动全球金融体系朝着更加公平、有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