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反映社会,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样也会引起语言的变化。《社会语言学》从语言变异与变化的视角探究社会的变化,揭示和说明语言现象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
【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十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总论,主要介绍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概念、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单元到第七单元是对社会语言学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分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语言变异与变化;言语社区;多语社区话语分析;权势、等同与礼貌;语言变异研究及其方法;社会语言学的人种志学研究路径。第八单元到第十单元是社会语言学理论研究在教育、法律、医疗这三大领域的具体应用。
【课程特色】
理论经典 既强调经典理论社会语言学的介绍,也包括最新研究动态分析,使学生了解学科的方法论基础、概念体系、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
案例丰富 理论讲解搭配丰富案例支持,特别是在阐释概念时,恰当地使用了中国的本土化研究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
语言通俗 采用简洁通俗的英语语言授课,适合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
【主讲教师】
李占芳,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与教学方向为社会语言学,英语语言教学。2009年出版专著《称谓语隐喻用法的功能研究》,2011年参与翻译国外学术名著《功能语法导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论文20余篇,曾获华北电力大学2011-2012学年度教学优秀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