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次开课

开始:2024-09-02

截止:2024-12-31

课程已进行至

18/18周

成绩预发布时间 2024-12-27

期末考试截止时间 未设置

教学团队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邢台学院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讲师
河北师范大学
助教

课程特色

视频(60)
PPT(31)
作业(29)
讨论(12)
文档(28)
考试(1)

斯宾塞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他的代表作有哪些,他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By 外语2021张震 12-03 146次浏览

斯宾塞(Edmund Spenser)是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生活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1532-1599)。这个时代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文学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是在诗歌、戏剧和文学创作方面。伊丽莎白时期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政治、宗教和社会状况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学创作也受到这一背景的影响。

时代背景

  1. 文艺复兴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对斯宾塞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时期强调人类理性、个性和自然的价值,复兴了古典文化,并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斯宾塞的诗歌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诗人(如彼得拉克和霍拉斯)的影响,尤其是在诗歌形式和理想化的主题上。

  2. 宗教改革: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英国经历了宗教改革,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冲突影响了文化和社会的许多方面。斯宾塞是新教徒,他的诗歌中有对宗教和道德的强调,反映了当时宗教信仰的张力。

  3. 政治背景:伊丽莎白一世的政治稳定、对外扩张(如与西班牙的战争)以及对文化艺术的支持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文学创作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斯宾塞的作品往往与国家和民族的身份紧密相连。

代表作

  1. 《仙后》(The Faerie Queene):这是斯宾塞*著名的作品,也是他*具代表性的史诗。该作品是一部充满骑士精神和宗教寓意的英雄史诗,讲述了许多骑士的冒险故事,涉及爱情、道德、政治、宗教等多方面的主题。《仙后》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具有强烈的道德教育意义,旨在展示理想的贵族精神和社会秩序。

  2. 《牧人之歌》(The Shepheard's Calendar):这是一部具有田园诗特点的作品,由12首诗组成,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以及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探讨。

  3. 《爱情的三十六篇》(Amoretti):这是斯宾塞的一部十四行诗集,主要描述了他与爱妻埃莉诺·迪克逊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他对爱情、婚姻和忠诚的理想化表现。

  4. 《情诗集》(Epithalamion):这部作品是斯宾塞为自己婚礼所写的诗歌,描述了他与爱妻的婚礼之夜,富有美感与宗教色彩。

作品特点

  1. 理想化的道德主题:斯宾塞的诗歌通常带有浓重的道德教育色彩,他通过故事传递正义、勇气、忠诚等理想的道德价值。尤其在《仙后》一书中,他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贵族和英雄气质的崇敬。

  2. 宗教寓意:斯宾塞的作品常常融入新教的宗教观点,尤其是在《仙后》中,通过骑士的冒险故事探讨了宗教信仰、精神成长与救赎的问题。

  3. 丰富的象征和隐喻:他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的象征主义和隐喻,许多人物和事件都象征着更深的文化或宗教含义。如《仙后》中的“红色骑士”就象征着暴力与不公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冲突。

  4. 创新的诗歌形式:斯宾塞在诗歌形式上也具有创新精神,尤其是他创造并使用了“斯宾塞式十四行诗”,即由八行韵律和六行韵律交替组成,这种形式在诗歌的节奏和情感表达上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5. 田园诗和浪漫主义色彩:尤其在《牧人之歌》一书中,斯宾塞展示了浓厚的田园诗风格,通过诗人和牧人的对话探讨生活、爱情与自然的关系。这些作品富有浪漫色彩,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类理想状态的追求。

综上所述,斯宾塞的作品在英语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创作风格兼具道德性、宗教性和文学创新性,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 所有答案

  • 还没有答案,赶快添加一个吧!

添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