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结合江西省在劳动和教育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创建,坚持创新劳动教育课堂教学,为开展大学生劳动实践提供系统指导。本课程共十章,主要内容包含四个部分:认识劳动篇、了解劳动篇、热爱劳动篇、创新劳动篇。本课程按照劳动教育目标,形成理论学习与正确劳动观塑造相结合、品牌活动与劳动积极性培育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劳动能力提升相结合,就业创业与劳动实践创新相结合的特色劳育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帮助学生将劳动体验、劳动实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课程特色】
结合实际情况,体现时代特征 本课程结合江西省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研究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及符合大学生劳动教育规律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坚持问题导向,规划长期课程 本课程坚持问题导向、课程意识和长期规划,把劳动教育有效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素养的全领域和学生生活的全场域。
提高认识准度,倡导知行合一 本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把准方向,还在手脑并重、知行合一、综合实践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解答好劳动教育“如何管理好,如何开设好,如何评价好”的问题。
【课程团队】
邱璟: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专家、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委、江西省委宣传部思想文化创意专家、江西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带头人,南昌大学教学名师。
彭迪云: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与产业经济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以及国际商务管理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智库专家
江马益: 南昌大学教授,近五年皆承担文学理论课程的本科教学,同时承担研究生文学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所教授的文学理论课程被评为 2019-2020 学年南昌大学示范建设课程。曾获评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南昌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吴强:硕士学位,南昌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2012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短期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6项,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作为主讲人制作的慕课“中国陶瓷”(中英双语国际课程)相继在学银在线、学堂在线国际版、好大学等多家平台上线运行。
叶晖:中共党员,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南昌大学团委副书记,江西省高校办公室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2019年,承担第二届国际产学研用会议材料组工作。2020年,组织参与全省“红色走读”竞赛活动,实现在校生100%全覆盖,学校获评省级优秀团队数量位列全省第一。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信仰之路”百名书记百堂微课讲百年党史活动,获校级特等奖。担任全省高校办公室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多次组织全省办公室人员业务交流和工作会议,受到一致好评。获江西省办公室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胡邦宁:江西南昌人,副教授。江西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团委书记。江西省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参加了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获第九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等国家级、省级荣誉30余项,承担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 版权声明: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