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课程结果约 386

幻想、文学与电影
已结课

四川大学
39人评价(17)人学习
课程特色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课程的讲解既包含幻想文学的起源与历史发展,又包括对当下流行的文学、电影中的幻想叙述表作的具体分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借用文学、文化批评理论重新解读幻想文学、幻想电影的经典文本。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课程提丰富的阅读材料,配有精心设计的练习题、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批判性思维。 (* 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教师介绍 方小莉: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英美文学。 黎婵: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英美文学。 汤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英美文学。 胡沥丹: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英美文学

巴渝文化(英文)
已结课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148人评价(246)人学习
课程以清巴县知县王尔鉴提出的“巴渝十二景”为切入点,共包含十二章内容,每一章对应一景,由每一景延伸到重庆的历史、地理、气候、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神话、民俗、方言、饮食、重庆精神等方方面面。课程由真人教师与王尔鉴虚拟形象共同讲解。每章内容设有配套章节测试与讨论,并提每章节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及单词列表,学习者拓展学习。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有关重庆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巴渝文化的探索,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重庆的地理概貌、历史人文、旅游景点、古迹遗址、建筑特色、人情风俗,增强文化自,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课程特色】 古今穿梭游巴渝 课程以“巴渝十二景”为切入口,每一章介绍“巴渝十二景”中的一景的过去与现在。学生们可以通过景色的变迁了解历史的沿革,由此还可以拓展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 身临其境品重庆 课程中穿插着大量的实景视频,学习者跟随着镜头,基本上可以了解重庆的全貌,身临其境地品味壮丽的巴渝文化。 明线暗线串知识 课程突破一般文化类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明线用重庆具有表性的“巴渝十二景”,将课程各章节串联成为一条整体的脉络;暗线则涵盖文化类课程所涉及的历史、地理、气候、文学、绘画、音乐、建筑、民俗、方言、饮食、人物等各个方面。明线暗线双线贯穿全课程,思可谓巧妙,特色鲜明。 真人虚拟探文化 课程以动画人物王尔鉴读其为“巴渝十二景”所作诗歌作为每一章的序幕,然后通过真人教师与王尔鉴的互动来串联内容,生动有趣,带领大家一起探究巴渝文化。   【特邀专家】 章创生:《重庆历史与文化》(10册)重庆市中小学地方历史教材主编主笔;重庆市文旅委特聘专家授课专家;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文化指导专家;出版有《重庆掌故》《重庆掌故典藏本》《一座城的故事》《大足石刻之谜》《张献忠情断巴国》《君子之道》《听听孩子怎么说》等30余部著作。近年来作了千余场历史文化教育文化讲座。   【课程团队】 刘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浙江大学访问学者,全国本科毕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重庆市外文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会员。研究方向为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与文化传播。曾获重庆市思政课程教学名师(2022),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2022),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决赛一等奖(2020),重庆市第一届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15),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二等奖(2014)等奖项;主持省部级一流本科课程2项、省部级课程思政1项;主持3项省部级科研、2项省部级教改项目、横向课题1项;主编教材1部。 徐飞: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级“一流专”负责人,兼任教育部本科毕论文(设计)抽检专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鉴定专家,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类委员、重庆市商务英语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获“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最可敬可亲教师”“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长期致力于外语教学、语言教师专发展、外语教育政策与语言管理研究,主持或主研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纵向项目10余项,横向项目5项,社会服务项目近20项,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在CSSCI和外语类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蒋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重庆市商务英语研究会理事,重庆市外文协会理事,重庆市大学英语研究会理事,全国本科毕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研究方向为ESP、商务英语、外语教育、应用语用学等。主讲课程为跨境电商实践、大学英语等。曾主持和参与多项校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及教研课题,参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决赛三等奖(2020),重庆市课程思政案例大赛二等奖,主持省部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校级特色思政课程1项;主持1项省部级科研、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横向课题1项。 沈歆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硕士,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环球人文地理》《城市地理》专栏作者,重庆经济广播电台FM101.5《海宝来了》常驻嘉宾。研究方向包括跨文化交际、地域文化、欧洲文化。主持2项校级教改项目和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文化专著2部:《想见你,安达卢西亚》(2020年)和《西西里:上帝的后花园》(2015年),分别获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和二等奖。文章《千年古都托莱多:西班牙的荣耀,所有城市之光》获重庆市期刊优秀作品二等奖(2017年)。 谢玲: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地域文化传播及英语教学,全国本科毕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持省部级教学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学科研项目5项、参与重庆市高校外语一流在线课程一门(2020)、参与校级精品课程1门,参与多项省部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参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2020)、指导学生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中多次获得二等奖、三等奖,指导学生在首届“天府杯”笔译竞赛本科生专组中获一、二、三等奖,指导学生在第四届、第六届“神州视景杯”全国旅游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英语组)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马之成: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委员会重庆分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和教育技术。主讲课程为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二语习得等。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主研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主编出版教材1本,发表论文3篇;参与建设精品课程1门;获“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重庆赛区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版权声明: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语用学导论
已结课

南京邮电大学
26人评价(26)人学习
【课程特色】 贴近生活  课程从鲜活的语言实例切入,之后引向理论介绍,最后又回到生活实例,例子贴近现大学生的生活,助力提升日常交际能力。 理论支撑  课程详细介绍语用学经典理论,如: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以理论视角解读语言实例,让学生彻底理解语用学的意义。 学科交融  课程把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翻译学相结合,介绍跨文化语用学的假设和研究方法以及语用意义的翻译,帮助学生提升交际与翻译水平。   【课程团队】 袁周敏: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在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承担普通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和演讲与辩论等专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语用学、话语学和翻译研究。袁老师在《外语学刊》、《外语教学》、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学习期刊媒体上发表多篇论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此外,袁老师还任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委员会理事、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话语专委员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并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13年入选南京邮电大学“135人才”鼎新学者培养计划。   杨丽: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及话语分析,教授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基础英语等课程。   【版权声明】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程使用了一些视频的片段,如有异议还请与我们联系。    

学术英语视听说
已结课

郑州大学
23人评价(14)人学习
第一、二模块根据真实专课学习过程展开教学活动,主要涉及:听讲座、做学术演讲前如何准备,听讲座和做学术演讲中如何听懂要点、突出要点,如何使用支撑材料、进一步厘清框架结,如何描述事实、表达观点,讲座和演讲后如何总结、评价和反思。第三模块根据语音学习中的难点展开讲解示范,主要内容涉及:易错音素、弱读、重读、连读、语调等。   【课程特色】 真实语料,模拟情境  本课程为学习者提了不同专的真实学术讲座听力材料,并模拟了专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学习者不仅在学习英语,更是在使用英语去获取息、传达息。 多元技能,全面赋能  课程在夯实听力、口语等语言技能的同时,强调学术素养和学习技能的培养,如记笔记、查资料、调查研究、设计问卷、分析整理数据、使用图表、制作幻灯片、学术海报等。 讲练结合,在做中学  课程要求学习者充分浸入真实学术情境,实践其中每一环节,例如学过记笔记,就来一场讲座笔记秀;学过调查研究、设计问卷,就确定一个可行的题目,亲手设计一个小问卷、搜集数据、分析整理,并通过图表形式呈现给大家。     【主讲教师】 韩俊平:郑州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英语教学法。曾获“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河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郑州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曾赴英国阿伯丁大学访学,研修学术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 陈屏:郑州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曾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郭华:郑州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曾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 版权声明: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时尚·魅力——大学生魅商修炼手册
已结课

南昌大学
5人评价(8)人学习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各专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课程基于礼仪与修养在我国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性,主要从仪容、服装、礼仪等方面,向学习者介绍日常生活中文明时尚礼仪规范和文明时尚行为细节要求,并从沟通、说话、艺术修养等方面讲述大学生在魅力提升方面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本课程旨在引起学生对时尚的了解和热爱,提高自身美感力,不断美化自身和生活。   【课程特色】 美学角度 独特视角 课程从美学角度出发,涉及仪容、服装、礼仪等方面,介绍日常生活中文明时尚礼仪规范和文明时尚行为细节要求。 深入浅出 结合实际 课程将大众触不可及的深奥美学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大众的视角阐述美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学习者将美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课程团队】 邱璟: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职技能鉴定命题专家、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江西省专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委、江西省委宣传部思想文化创意专家、江西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带头人;南昌大学教学名师。 张朝霞: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和文化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18项、横向项目10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从事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主讲《美学概论》《艺术概论》《艺术鉴赏》《美学与艺术鉴赏》等课程。 汤志平:南昌大学副教授;具有20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追求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音乐教育,探求中西多种演唱风格教学,注重自身艺术实践;长期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多项省级课题,发表多篇核心期刊。 刘擎: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担任江西省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江西省普通话测试员。   (* 版权声明: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日语语言学概论
已结课

宁波大学
95人评价(468)人学习
本课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表性例子,深入浅出的阐释日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致力于和你一起发现日语语言学的乐趣、领略日语独特的语言结与魅力。快来加入我们吧!     课程为宁波大学“一流课程”(线上),并受到"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课题项目"(cmfs-2023-0010)的资助。  【课程特色】・权威科学,国内引领  知名学科专家亲自讲授,基于多年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参考权威语言素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日语语言学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 ・精炼易学,轻松活泼    课程由十三个主题单元、52个视频微课成,短小精悍,易于理解;教学素材丰富有趣,讲解清晰明了、引人入胜。 ・专思辨,双重提升    课程注重对学习者专素质和思辨分析素养的双重提升,讲练结合。 【主讲团队】 陈梦夏: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日本一桥大学博士。研究兴趣为日语教育学、二语习得与加工,在『日本語教育』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省教育厅项目并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教材一部,负责建设语言类本科线上一流课程两项。 庵功雄: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语语言学界领军人物。主要研究日语语言学、日语教学、简明日语。至今已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140余篇。表著作有『新しい日本語学入門』、『一歩進んだ日本語文法の教え方』等。

日语发音入门
已结课

大连外国语大学
15人评价(595)人学习
【课程概况】 本课程作为《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一册》中的发音入门部分,集结团队成员多年的教学经验,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日语零基础的教学与学习提、课件、网络视频课、听辨练习、测试题库等基础日语相关服务。本课程在确保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发音、词汇等语言输入。另外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引入情景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借助图片展示的语境通过猜测、联想等策略高效地记忆单词的发音及意义,借助语境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此外本课程通过设置大量的听辨练习、跟读练习、认读练习等多样化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语言产出与操练,有利于学生在练习发音的同时习得词汇、日常用语等相关知识。   【课程优势】 本课程作为讲解日语发音基础类的慕课,课程内容为本校日本语学院一线教学团队编写,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料和教学经验。作为本课程的设计者及实践者,我们认为自己制作的在线开放课程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1. 在确保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发音、词汇等语言输入。     传统发音教学的方法是强化输出操练,本团队在保留传统发音教学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在开发和整合资源时,从语言习得的角度出发,在每节视频课的导入环节,引入了大量单词的发音输入,即通过“听音识音”的练习尽可能大地增加了语言输入,促进学生带着新鲜感和好奇心进入知识讲授环节。 2.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引入情景式教学,借助语境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本课程在发音知识的讲授环节,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传达单词的意思,能够促进学生借助图片展示的语境通过猜测、联想等策略高效地记忆单词的发音及意义,有利于学生自主建知识,并且举一反三的模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传统单调的讲解转变成多感官的刺激,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3.语言操练形式多样化,课程配备的练习和测试有利于巩固发音知识。     在知识讲授环节后,本课程通过设置大量的听辨练习、跟读练习、认读练习等多样化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语言产出与操练,有利于学生在练习发音的同时习得词汇、日常用语等相关知识。此外,本课程中每一个知识点讲授后,均配有相关的练习方便学生自检,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题目,以期启发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与巩固。   【课程团队】 刘晓华,副教授, 主编各类工具书5部、编著11部及《初级日语听力教程》、《新大学日本语》、《新通用日语听力教程》、《新标准日语听力教程》、《新经典日本语听力教程》等10余部高等学校教材。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6篇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 安月,2018年获得大连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全国总决赛日语组冠军,2019年获得第五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日俄德法语组二等奖。 张浩然,2022年获得“外研社杯”全国高校日语专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团队二等奖。 朱一平,2022年获得大连外国语大学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 本课程视频中所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教学交流使用。

新标准日本语
已结课

北京理工大学
45人评价(116)人学习
《新标准日本语》,是在原有《新世纪日本语》系列教材的基础上,对原有教材的内容及语法结进行大幅修编及凝练。依托于该教程的慕课课程分为初级(上、下)、中级(上、下),总计四个阶段分批开设。本次课程,为“新标准日本语”初级(上)。 课程命名为“新标准”,是希望能够打破以往既定的对语言学习评价的唯一标准或者某些刻板印象,在息共享的时背景下,利用移动互联平台,为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提相应的资源及指导。 慕课每个单元的结设计由两大板块组成。发音部分由“发音篇”和“理解篇”组成;课文部分由“场景篇”与“语法篇”组成,以此对应“实践”和“理论”两大目标。 慕课每个单元内容的特色是进行知识“碎片化”的解和重组,有利于学习者根据个人学习要求展开。通过新标准日本语教程(初级)总计7个单元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初步掌握日语入门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掌握日语的发音规律,以及完成日常约6个基本生活场景的应用表达。 课程教材已正式出版,配合慕课的学习效果更佳!    

跨文化交际学
已结课

大连外国语大学
1005人评价(65)人学习
秦老师于1999年毕于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专;2005.9-2006.9年就读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获跨文化交际学和国际管理专硕士学位;2012.9-2015.6年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获得二语习得研究专博士学位;2015.10-2016.10年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院语言习得中心访学。目前秦老师已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省级项目三项、市级项目一项、重点课程一项、专著科研基金两项,参与国家级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一项。曾获省级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   宋薇,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宋老师于2017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并在2016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宋老师曾获2015年大连外国语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5年大连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   王莹,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化。   韩丹,博士在读,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语言学。   夏宗凤,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师,2016-2017年中美富布莱特外语助教。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   隋晓玲,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在读,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师,专为外国哲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交际、诠释学、语言学。   强薇如,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体文化、跨文化交际。强老师于2011年获大连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外语组三等奖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文化商务交际
已结课

大连外国语大学
69人评价(1370)人学习
“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同时也给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带来了交流和开展商务合作的遇。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带领您开启“一带一路”的十大商务之旅: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印度、俄罗斯、波兰和南非。因此,这门课程的目的旨在帮助大学本科生和商务专人士实现成功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文化商务交流。 【课程特色】 内容实用,选材全面    本课程涵盖“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从“商务交流频繁度”与“文化独特性”两个角度综合考虑,选取一带一路”沿线十个国家: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印度、俄罗斯、波兰、南非。 资源多样,情景真实  本课程利用案例视频与仿真实验的互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提高情境化教学质量,让学生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实景化的体验。 理论丰富,案例兼具   本课程既有不同国家的人文地理和风俗人情介绍,又有跨文化交际误解案例,同时又具理论性,是用英语教授的“多元文化”跨文化交际学课程。 系统培养,创新教学  本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融于二外英语课程教学中,使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培养学生成为通晓不同国家文化,懂得如何参与跨文化事务的拔尖外语人才。并且将在线学习、混合学习以及翻转课堂之类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有地融合到传统课堂教学。 【主讲教师】 秦丽莉,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主任;东亚社会文化理论研究联盟副主席。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2005年毕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获跨文化交际学专硕士学位;2015年毕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二语习得研究博士学位;2015.10-2016.10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学,师从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研究国际引领者James Lantolf教授。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现外语》、《外语教学》、《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多个外语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全国“十二五”教育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6项、市级项目1项、重点课程1项,在线课程建设3门;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曾获省级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宋薇,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18-201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语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诠释学专委员会理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5篇,其中收录于CSSCI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5篇。在教学改革方面,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 强薇如,大连外国语大学 讲师 公共外语教研部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硕士(MA Distinction)。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体文化,跨文化交际,语音教学。曾获2011年大连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外语组三等奖;2019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视听说)辽宁省赛特等奖,全国决赛三等奖。 高洋,海归博士(美国),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兴海人才引进,现为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兴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硕+翻硕)。有近八年美国海外学习、工作经验,曾任肯特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何塞分校教师。10余年高校教学背景,教授语言学概论,实用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写作等核心课程及校级精品课程。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校理论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2020外研社杯“教学之星”全国复赛二等奖、2019-2020年度主持语言学及外语教学国际专家云讲座9场(主讲人包括Rod Ellis、John Read、高雪松、陆小飞、李少峰等知名学者)。主持中央高校青年教师基本科研务费项目、大连海事大学校级本科教改(重点)、校级研究生教改、教师发展项目共计7项,参与2020年国社科重点项目1项。至今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30余篇(含多篇SSCI/CSSCI/ESCI及语言类核心期刊文章),出版国际合著1本,专著1本(合同中),参与书章节编写3篇。国际学术会议做主持人、主讲人40余场。国际期刊MEXTESOL专职审稿人、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Educational Psychology等SSCI期刊特约审稿人,并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发表论文多篇。   于涵静,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星海骨干。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读博期间,公派至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师从世界著名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者Wander Lowie教授。近年来,围绕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等研究方向,取得多项标志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外语类顶级权威核心刊物Applied Linguistics、《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截止至目前,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辽宁省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务项目共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辽宁省二等奖。   (* 版权声明: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