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课程结果约 386

英语演讲
省级
已结课

浙江师范大学
5人评价(33)人学习
课程以全英文的授课和优秀演讲视频及文本为学生输入大量优质外语,用循序渐进的讲稿写作和演讲实战为学生提了大量语言输出会。此外,通过对不同主题的剖析、讨论、头脑风暴、辩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最后,作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本课程还自然融入道德品格和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全球化视野,助力学生走向世界舞台。   【课程特色】 以基础训练为重点,循序渐进建立英语演讲自  课程针对中国学习者的特点和习惯,对英语演讲技巧进行了系统指导,从心理准备和基础训练、到撰写演讲稿和非语言技巧的融入,帮助初学者建立演讲自。 以外语表达力为核心,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课程通过精选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多模态语言视听素材,利用混合式、专题化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参与度,使语言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价值取向的课程思政过程。 以思辨教育为手段,深化厚植理想念   课程以思辨教育为手段,引导学生批判思考、科学分析、正确评价,将中国智慧以思辨的方式自然糅合与课堂,并逐渐融入价值引领、道德培育。   【主讲教师】 章莉: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翻译系副主任、美国富布莱特项目助教。曾获浙江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微课专项大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二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决赛人文社科组冠军、浙江省微课大赛一等奖,全国外语微课大赛三等奖。《英语演讲》课程获浙江省一流在线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出版教材《英语演讲实训教程》,译著一部,发表论文数篇。

英美文学及选读
国家级
已结课

邯郸学院
100人评价(125)人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知识、文学流派及其文学特点;通晓各时期的表作家的创作思想、人物刻画和写作风格;欣赏并体会经典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的语言特点和主题思想。   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主讲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英美文学经典;每个微课均配有英文字幕,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讲练结合,提升素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课程每个微课均配有随堂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迪思考;课程为每个单元均设计了讨论话题,并为话题配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素材、完善表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分析诗歌、戏剧、小说和散文的方法,提升英语运用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
国家级
已结课

北京外国语大学
52人评价(54)人学习
本课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金利民教授、张莲教授、蓝纯教授、夏登山教授以及南京大学王艳副教授组成专教学团队,遵循《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系统介绍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原则、教学理念,及其在英语听、说、读、写等核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帮助英语专师范生及各学段英语教师在一线教学中融合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培养,创新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为我国英语教师教育及职发展工作做出贡献。   【课程特色】 知名专家,联袂主讲: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领域知名专家担纲主讲,跟踪学术前沿,促进教学方法革新和教学质量提升。 理念先行,实践结合:围绕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核心原则和教学方法展开,通过教学活动示例,展示如何将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各项子技能贯彻落实到听、说、读、写的具体教学活动中。 内容系统,科学规划 :课程内容系统,层层推进。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小结,帮助聚焦学习重点,理清学习思路;在线测试和讨论,强化学习效果,增进同伴交流。   【主讲专家】 孙有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亚太学会副会长,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会(IAICS)顾问,《国际论坛》主编,《中国ESP研究》主编,《跨文化研究论丛》主编,《澳大利亚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语教育、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美国研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金利民 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英语学院教授,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执行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二语言习得、外语教育、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英语口语教学等。曾联合主持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北外英语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成果包括专著《汉语中介语的体标记变化规律》、教材《大学思辨英语教程》口语系列(主编)、编著《北外英语专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及外语教育教学论文等。曾获2008年、2012年、2017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共5项以及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张莲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重点关注教师认知与发展、课堂话语分析和二语写作。近几年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数项。2009、2013、2018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017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蓝纯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翻译。已出版专著、编著及教材十余部,包括A Cognitive Approach to Spati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2003),《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2005),《语用学与〈红楼梦〉赏析》(2007),Facets of Language (2007),《语言学概论》(2009),《修辞学:理论与实践》(2010),《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1:语言与文化》(2015),其中 Facets of Language 被评为200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语言学概论》和《修辞学:理论与实践》被评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另有译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200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王艳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发表《基于认知框架的二语学生听力理解困难分析》、《输入方式与听力词汇习得——一项听力词汇习得实验的报告》、《对学生和教师关于课堂教学活动看法的调查与分析》、《自主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自主学习中的行为与成效研究》、《思辨听力:理据、框架与操作》、《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目标建外语听力教学新模式》等多篇CSSCI期刊论文,撰写《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中国大学生二语听力理解能力模型建》等专著,主编《大学思辨英语教程视听说》系列教材,参编《高级英语口语教程》。   夏登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现任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委员会理事、北京市高校英语类专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是语言学、翻译史,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商务印书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四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国家级
已结课

上海海事大学
9人评价(194)人学习
课程共包含16章,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英国各时期的文学知识、社会背景、文学流派及其文学特点;通晓各时期的表作家的创作思想、人物刻画和写作风格;欣赏并体会经典诗歌、小说和戏剧等的语言特点和主题思想。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英国文学形成和发展全貌及其主要内涵,提高学生对英国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课程特色】 内容全面 凸显经典  课程共16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程,比较全面地了解英国各时期的文学知识、社会背景、文学流派及其文学特点;通晓各时期的表作家的创作思想、人物刻画和写作风格;欣赏并体会经典诗歌、小说和戏剧等的语言特点和主题思想。 定位明确 思辨性强  本课程分析英国文学教学的现状,重新定位英国文学教学,为学生提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鼓励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阐读和培养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不以区分中西为心魔,亦不以新旧贴标签,养世界之眼光,涵广阔之态度”。 培养能力 塑造价值  课程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课程在教学中注重文化导入,学生在更好地理解英国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能树立对中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使本科课程最终可以达到价值引领、知识拓展、能力培养的目的。   【课程团队】 郭海霞: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外文学会理事。长期从事英美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特别是英国海洋小说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与省部级课题,先后在《外语教学》和《外国语文》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2008年6月至8月年赴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访学,从事英国小说和英国文化的研究;2013年成为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英国赫尔大学历史系“海事历史研究所”访学,进行有关英国海洋小说、英国海洋文化和海事历史的研究工作。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和专建设,所授课程“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在2021年1月成为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李翼: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长期从事英美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国外文学》、《外语研究》和《学习与探索》等发表多篇论文,发表译作《没有指针的钟》。 朱莉雅: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长期从事英美文学和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五届外语微课大赛 上海赛区一等奖;全国决赛优秀奖;2019年首届上海海事大学本科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019年第三十四届上海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微课评选二等奖;2019年上海海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2015年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13“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上海赛区指导二等奖、三等奖等。   (* 版权声明: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法语口译
国家级
已结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5人评价(69)人学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是教育部特色专建设点、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专、广东省名牌专和国家一流专建设点。依托该专,法语口译慕课享有优势明显的建设平台。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法语口译》的基础上,法语口译慕课对标“金课”建设标准,突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于2020年获评广东省一流课程。 课程不拘泥于某一本固定教材,而是根据技能特点和教学阶段选择时特征明显的语料。遵循技能学习的认知规律,课程重视反思性学习和过程评估,鼓励学习者勤练习、多总结。 口译技能的学习过程充满挑战,希望大家能享受学习进阶的成就感!

学术英语写作
国家级
已结课

山东大学
394人评价(198)人学习
本课程将为学术论文及毕论文写作课程打下基础,也将为国外大学写作课程做好准备。   本课程教师团队阵容强大,具有国际化视野。主讲教师张聪老师拥有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且在普渡大学教授学术英语写作期间荣获“昆提利安教学奖”及“普渡大学英语系优秀教师”称号;Matthew Lane 专为TESOL并具有多年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经验;Tyler Carter拥有普渡大学博士学位,现在杜克昆山大学任教。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将能循序渐进掌握学术英语写作的常见体裁、引文方式及写作方法。 本课程是山东大学英语专《学术英语写作》的线上课程,线下课程已开设多轮,由国内二语写作顶级专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俊菊教授提宏观把控和指导,并进行过多轮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英语
国家级
已结课

河北师范大学
32人评价(450)人学习
    本课程依托于外研社出版教材:《现大学英语 精读3》本课程通过对不同体裁和题材的精选语篇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本课程既适合高校英语专二年级学生作为专课修读,也适合英语水平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或以上的非英语专的学生以及具有相当英语水平、有意于提高英语能力的社会人士学习。平台提部分原文,后续课文内容可参照教材进行学习。

医学英语词汇进阶
国家级
已结课

首都医科大学
48人评价(142)人学习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人体系统为主线进行设计,共计11个章节,分别介绍肌肉骨骼系统、皮肤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和淋巴系统、神经系统、视听器官、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产科学与新生儿学各领域的专英语词汇。每章先对本章内容进行总体介绍;然后梳理本领域涉及到的词缀、词根和解剖术语、诊断术语、外科术语,全方位对词汇的成方式进行直观的分析;每章最后特别设计了与本领域相关的文化故事,为课程增添了趣味,帮助学习者更加快速、有效地消化吸收所学内容。   课程特色词汇全面解剖   对成医学英语词汇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系统全面地剖析,使学习者对词方法一目了然,从而对医学英语词汇不再畏难;内容环环相扣   每个章节首先勾勒本章学习目标与重点;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词缀预习,铺垫本章词汇扩展所需的主要前缀和后缀;接下来学习本章相关系统中的解剖学基本词汇;然后介绍与解剖学基本词汇相对应的拉丁文或希腊语的词根;再接下来讲解由这些词根、词缀扩展而来的诊断性词汇和治疗性词汇;最后介绍本系统中常用但又不符合上述词规律的专词汇。章节内容层层铺垫、层层推进,帮助学习者牢固掌握词方法,对医学英语词汇成竹于胸;文化融入课程   每章最后的文化故事与本章节的人体系统相关,使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感受医学背后的语言人文魅力。   课程团队 卢凤香(课程负责人):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教育部考试中心医护英语水平考试专家组成员、中国国际化人才外语考试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医学考试中心英语专家组成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委员会医学英语分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高教学会大学英语研究会常务理事。2012年、2018年两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作为负责人获批北京市“大学英语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16年微课作品获“全国外语微课大赛”特等奖。 苏萍(主讲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医学英语。主编《医学英语词汇学习新途径 》、《医学英语词汇进阶教程》,参编《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读与写》(第三版)等教材。 谢春晖(主讲教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主编《实用医学英语写作》、《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读与写》(第三版)、《医学英语词汇学习新途径》等教材。刘娟(主讲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医学英语。主编《国际医学会议交际英语》、《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视听说》(第二版),参编《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听与说》、《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读与写》(第三版)等教材。 陈远亮(主讲教师):副教授,主编《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视听说》、《高级临床医学英语》,参编《新编临床医学英语》、《医学英语词汇进阶教程》等教材。 胡滨(主讲教师):副教授,主编《新编临床医学英语》(第二版),参编《医学英语词汇学习新途径》、《医学英语视听说》、《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读与写》(第三版)等教材。 刘洪辰(主讲教师):讲师,获得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决赛一等奖 、第五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首都医科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综合组二等奖,外教社“教师基本功大赛”听说组三等奖。参与编写《实用医学英语写作》等教材。 华瑶(主讲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英语, 2015年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骨干教师”项目,2016年获得北京市“第七届研究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2019年获批“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主编《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听与说》(第三版) 等教材。 杨波(主讲教师):讲师,获得首都医科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参与编写《医学英语视听说II》、《医学英语词汇进阶教程》、《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读与写》(第三版)等教材。 王雅娟(主讲教师):讲师,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获得第三届 ”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 田甜(主讲教师):讲师,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获得2016年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北京赛区视(听说)课组一等奖。   (版权声明: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课程中使用了一些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不当还请与我们联系。)

英语演讲与辩论
国家级
已结课

湖南师范大学
10人评价(98)人学习
【课程特色】 专系统 内容全面  课程讲解英语演讲与辩论的理论和技巧,展示了英语演讲与辩论的创造过程,体系完整、知识完备,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演讲辩论。 实例讲解 趣味十足  课程中用了大量的实例辅助讲解,题材涉猎中西方社会热点及传统民俗,贴近生活、充满趣味性,帮助学生轻松学习。 大咖授课 魅力课堂  授课教师罗坚博士为英语演讲资深教学专家,团队教师均有丰富的演讲教学和演讲赛事指导经验,专团队带领学生提升演讲技能。 【课程团队】 罗坚:比较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美国佛蒙特大学劳伦斯辩论学院访问学者,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讲英语演讲与辩论,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曾担任耶鲁大学辩论赛裁判,2016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南省决赛评委,2017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南省决赛评委会副主任;曾指导选手先后荣获“外研社杯”大学生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得一等奖、“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二十一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湖南省赛区决赛冠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三等奖”等优异成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湖南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一门;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英语演讲与辩论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李志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主要讲授英语口语、演讲与辩论、综合英语等课程; 美国佐治亚大学访问学者;多次获湖南师大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一、二等奖,2012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英语专综合组二等奖。   王培俭: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2008年获湖南师大优秀教学奖,2010年获湖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艺术比赛三等奖;从2002年起长期指导和培训湖南师范大学非英语专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个人和团体一等奖,2012年所指导的非英语专学生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2017年所指导学生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   邱涤纯: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长期从事英语演讲与辩论的教学工作和培训指导工作,湖南师范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学研究中心”骨干成员;2013-2014年于美国佛蒙特大学劳伦斯辩论团访学,期间曾参加耶鲁大学辩论赛等;曾指导学生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二等奖,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荣获2017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十佳指导教师”称号;2017年湖南省“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评委。   王兰: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曾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获省级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 版权声明: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中国文化日译与实践
国家级
已结课

天津外国语大学
0人评价(29)人学习
【课程特色】 1)课程内容契合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本课程内容涵盖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古建筑、中华武术、中国文学,古工艺、中国文学、中华饮食、中华武术等十四个中国传统文化基础要素,内容循序渐进、选材新颖、主题契合,注重知识性和人文性的平衡。2)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融合与课堂翻转:教学内容聚焦工具性和人文性,在知识讲授中实现了语言输入、语言吸收到语言输出的良性循环,打破了内容学习与语言实训间的界限,强调了线上资源的利用和线下自主学习,提升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积极性。3)教学目的融合专课程与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始终坚持思想引领,结合专知识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主讲团队】 朱鹏霄: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日语学科带头人。曾获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教学名师。先后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兼任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全国高校日语专联盟副秘书长、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理事。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合作研究员、日本武藏野大学客座教授、渤海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外文局CATTII国际版考试(日语)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 主要从事基于语料库的日语语言研究、政治文献翻译研究和日语教材评测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及天津市哲学社科项目5项、天津市外专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规划等国家级课题4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7项、调研项目7项,出版专著、编著、译著、发表论文等60余部(篇)。 研究成果曾获第九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著作类三等奖,天津市高校优秀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参与编写的《中华文化概览》获得了与中国出版政府奖齐名的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电子出版物提名奖,并被国家列入向西藏自治区赠送名录,组织完成的《汉日大词典》是我国日语学界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综合工具书,此外,还荣获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刘泽军: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教授,博士,日语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日语翻译(口译,笔译)、谈话分析。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131”创新人才第二层次,曾获第九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三等奖、第八届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出版专著、编著、教材等14部,发表论文24篇,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科研、教改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多次在全国、省部级各类专赛事中斩获一等奖。 初相娟: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教育,担任本科生及研究生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入选天津市优秀青年资助项目,荣获卡西欧教育奖励基金。 主要科研成果为:2016年,专著,《中国学习者日语动词谓语句的习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译著(合译),《100种过度医疗大公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科研立项有:2017年主持完成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日语专学生动词活用形习得模式探究;2017年主持在研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基于眼动实验的日语动词习得研究。参与1项国家社科项目,多项省部级项目。在中外期刊发表多篇语言教育类论文。 翁耀东: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副教授,硕士。曾获2018年,卡西欧杯全国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冠军。从事日语语言学研究。参与编写《跨文化交际日语晨读1,2》教材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参加第九届全国日语卡西欧杯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习近平依法治国论述日译研究》等。 叶栩邑: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对比语言学及翻译学。2013年获第五届卡西欧杯全国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2016年度获评天津市高校“131”创新型人才,2019年获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日语组全国冠军。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天津市哲学社科1项、中央编译局委托项目1项、校级课题2项,参编《新视野跨文化交际日语》系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