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公共英语思辨阅读与写作》包含9讲,第1讲为课程导学,第2-9讲的英语思辨阅读主题均紧扣全球经济、教育、文化相关热点话题。主题阅读及拓展阅读文章均从世界各大纸媒及网络媒体中精心挑选,力求多视角剖析热点话题。本课程强调阅读与写作的整合教学,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融为一体,以“写作为本”开展“专题阅读”,即“窄式阅读”(Narrow Reading)。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同时阅读多篇同一主题但是视角不同、题材和体裁不同的文章,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打破固化思维,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打磨完成一篇篇语言表达通顺和内容情感丰富的英语习作。本课程包含三个环节,共九个要素,各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层层推进:
1. 读前:主题圈定、甄选作品、教师导读
遴选阅读作品坚持三个原则:其一是多视角原则,所选作品的视角应该是多维的,不囿于一家之言;其二是多题材原则,丰富的题材可以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其三是多体裁原则,就文章体裁而言,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就文学体裁而言,可以是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2. 读中:阅读思考、词典辅助、思维参与
为每篇文章设置几道与文章内容相关,同时能够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的开放式问题(open questions),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大有裨益,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让学生融入阅读的语境中,口到心到,实现真正的体验式阅读。
3. 读后:创意表达、分享作品、拓展阅读
针对所布置的话题,结合前面阅读的篇章,通过充分思索、分享与讨论,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借鉴阅读过程中所获取的全新知识和独特观点。在写作过程中离不开学习型词典的辅助,需要通过词典来验证作文中一些关键词语和短语的使用。提交作品之后,教师的“引导式”评阅,自己的“反思式”评估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更开阔的思路,可以促进思考,促进写作,促进阅读。
《研究生公共英语思辨阅读与写作》”为写而读“流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