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课程结果约 188

中国陶瓷
开课中

南昌大学
15人评价(2)人学习
【课程简介】 本课程共17个单元,以考古学获得的陶瓷资料为依,从历史、科学和艺术的角度系统地讲授中国古代陶瓷的起源、发展和成就。课程既介绍中国陶瓷的内涵及其传承,也讲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例如原始彩陶、秦汉时期的陶瓷、康熙时期陶瓷以及当代陶瓷等。同时,课程也对唐三彩、景泰蓝、粉彩瓷、青花瓷等陶瓷进行重点介绍。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可以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并且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课程特色】 资料权威  课程以考古学获得的陶瓷资料为依,在权威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传统艺术中的瑰宝陶瓷。 内容全面  课程内容全面,帮助学生掌握陶瓷的本质特征与规律,了解陶瓷产生发展的历程,认识陶瓷的性质与社会功能。 制作优美   课程的制作展现了浓郁的中国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陶瓷的形制之美、趣味之高,展现了中国陶瓷鲜活的形态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课程团队】 邱璟: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专家、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委、江西省委宣传部思想文化创意专家、江西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带头人,南昌大学教学名师。 聂菁: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讲授人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等课程;江西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断层解剖学的负责人;先后在国外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和国内学术期刊《神经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等发表学术、教学论文十余篇。 吴强:南昌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2012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短期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6项;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南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陈灵华: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及参与完成省级以上课题多项。   (* 版权声明: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应用统计学
开课中

天津外国语大学
8人评价(7)人学习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也是众多其他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在各行各业中的工作中,统计学知识都有广泛的应用,它教会你用说话、助你透过看到本质。该课程是一门教你通过收集和分析来认识未知现象的科学,通过探索内在的量规律性,实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希望通过对统计学的普及,让统计学走近工作和生活,让更多的人学会用统计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用统计的眼光看身边的世界。 课程通俗易懂、趣味性强,通过短视频授课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课程一共分为7章,分别是:统计学与统计、统计的收集整理与显示、统计的特征和描述、SPSS软件的应用、R软件的应用、统计假设检验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课程共计53讲,每讲内容聚焦精讲8-15分钟,观看过视频后,学生还可以利用章节测验检查学习效果。课程以提高读者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侧重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旨在培养学习者的统计思维能力,助力学习者成为创新型统计学人才。 【课程特色】历史悠久 师资雄厚  本课程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课程,现有教师团队多为常年从事《统计学》一线教学和从事相关研究的资深教师,课程内容结合了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结合案例  注重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注重方法论的课程,针对一些较为抽象、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讲教师将结合具体案例以及SPSS和R软件授课,助力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注重实际  与时俱进  配套教材是多位主讲教师参与编写的“十三五”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王淑芬主编《应用统计学》,2017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该教材基于IBM SPSS22.0编写,注重输出结果的解读;与时俱进,注重统计知识及案例的前沿性;强化新媒体思维,注重提高教材实际功能与效用。 【课程团队】郭建校:管理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评价与预测、大与区块链研究;主讲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曾入选“滨海新区双百科技特派员”;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进步奖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等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EI检索论文5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教材3部。王淑芬: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管理决策定量分析、统计方法及应用研究;主讲统计学、运筹学、多元统计分析、管理决策与定量分析等课程;曾任天津市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运筹学会理事;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德业双薪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讲的运筹学课程获批校级一流课程培育项目;主持参与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全国及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等十余项;主编《应用统计学》“互联网+”教材,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郑妍妍:量经济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微观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讲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天津市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青年学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若干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李金玲:天津外国语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挖掘、信息管理研究;主讲统计学、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参与编写《应用统计学》等教材;参与市级、校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常明:天津外国语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分析、信息管理研究;主讲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参与编写《应用统计学》等教材;主持市级、校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市级、校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版权声明: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中国古代礼制
开课中

天津外国语大学
8人评价(2)人学习
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学术英语写作
开课中

东南大学
8人评价(20)人学习
通过库资源的使用和论文各组成部分结构特征的学习,帮助学习者完成研究论文的写作。   【课程特色】 结构合理  体系完整  课程总体上由概述、学术论文写作技能、学术论文写作组成部分和写作规范三部分内容组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案例教学  清晰易懂   课程分析典型写作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学术英语写作的体裁、特色、技巧等各个方面,内容清晰,易于掌握。 价值育人  润物无声   课程在传授书面交流规范和培养学术写作能力的同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诚信、严谨、踏实等学术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   【主讲教师】 王学华: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提高阶段教学工作,主讲课程有:学术交流英语、技术交流、学术英语写作、项目研究课程、经典刊英语等。2015年获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一等奖,2017年获第三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全国特等奖。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多个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CSSCI收录),国际会议以及国内其他期刊发表论文篇,参编教材部。

商务英语:案例篇
开课中

西南财经大学
34人评价(38)人学习
[课程特色]   系统的商业知识: 通过单元化、模块化的知识点学习,中英双语字幕辅助理解,搭建体系化的商业知识框架,传递与时俱进的商业理念,内容涵盖八大主题,即市场营销、商业道德、国际贸易、行业竞争、人力资源、商务沟通、子商务、客户服务。 生动的商业案例: 内含精美的动画视频、丰富的商业案例和补充资料,涉及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典型企业;基于案例阅读与分析,让学习者了解真实的商业现象,结合实际商务活动联系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加深对常见商务主题的认识,并恰当地运用所学专门语言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精讲英语语言点: 每个单元都设有专门的语言学习环节,通过商务相关的语言基础训练与商务篇章分析,全面发展商务相关的听、读、写、译各方面的英语技能,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引导学习者掌握重要的商务术语、习语表达、句子结构、搭配习惯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并恰当地运用到真实商务场景中。 实用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的设置注重实用性与思辨性,课程每单元配有客观题测试与主观题讨论,配套期末考试,以此作为期末核算成绩的重要依。 专业的教师团队: 西南财经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全国排名前十,五星专业,在商务英语办学能力和学科带动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商务英语”课程开设已有八年,教学团队成熟稳定,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在各大教学竞赛和学生竞赛中多次取得省一等奖和国家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适用于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 本课程有别于实际课堂授课内容,案例具备独立性与生动性,同时包含语言点详解,不依赖于固定教材,可服务于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程和大学商务英语通识课程,适用于混合式教学、课堂翻转等。   注:每单元课件和案例文章可在资料区下载。   [教师团队]   谢娟:西南财经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组负责人,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8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英语教学大赛商务英语组四川赛区一等奖。主讲课程:商务英语、英语听力。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英语教学法。   车瑜:市场营销学博士,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讲课程:商务英语、管理学、国际市场营销。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语言文化与市场营销。   傅泳:副教授。主讲课程:国际支付与结算。主要研究领域:英语和商务英语。   吴瑾:从事商务英语教学8年,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2015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商务英语组四川省第一名。主讲课程: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译。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张家瑞: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后,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主讲课程:高级商务英语。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英语教育、跨文化沟通。   邓一恒: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讲课程:跨文化商务沟通、论辩、公共演讲。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冲突管理。   何莉娟:副教授,经济技术及管理学博士。主讲课程:财经新闻听力、大学英语、银行出国人员培训。研究方向:子商务第三方支付。   潘紫萌:副教授,伦敦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牛津大学教育学硕士。主讲课程:商务笔译、国际商务。研究方向:话语分析、中国话语、商务英语教学。

基础法语
开课中

邯郸学院
0人评价(12)人学习
孙红艳:博士,教授,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河北省教学名师、先进工作者,感动邯郸教育十大人物,邯郸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社科青年专家,河北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北方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河北省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建设课程负责人、“英语专业文学与文化课程群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课题获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参研课题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省高校教学改革课题、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各1项,在研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译著6部。 魏晓红:邯郸学院教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历年教学评估优秀;是河北省高校精品课(《英美文学及选读》)负责人,河北省高校英语教育主干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负责人,河北省高校语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负责人,河北省精品在线建设课程(《英美文学及选读》)建设负责人。先后主持省级教学与科研项目11项,参与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2本,编写教材10套,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河北省高校第四、六、七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河北省优秀翻译成果一等奖1项,第一、二、三、四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中国减贫的福建故事
开课中

福建农林大学
0人评价(199)人学习
中国的农村、农业发展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中国的绝大多的贫困人口曾经都集中农村地带,中国在农村地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实践和经验为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治理提供重要启示。中国摆脱绝对贫困的地方实践则更是人民与政府、社会各界通力协作的智慧结晶。 本课程聚焦东南沿海有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头的福建省,关注八闽大地脱贫奔小康的历程,选取具有时代性、代表性的案例作为讲述的载体,力图呈现中国地方实践智慧、中国地方创新精神。内容涵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脱贫、中国精准扶贫战略以及生态保护扶贫、科技特派员扶贫、东西协作扶贫以及福建省典型脱贫奔小康案例,讲述下党、赤溪等地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故事。   【课程特色】 《中国减贫的福建故事》是一门以外语人的视角、以跨学科的基础,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为背景,讲述中国减贫实践和理论的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中国减贫实践概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脱贫、中国精准扶贫战略以及产业扶贫、生态保护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科技特派员扶贫、东西协作扶贫等内容,各个专题内容下均以福建省各个地区典型的脱贫奔小康的实践为案例,讲述下党、赤溪等地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故事、长汀生态治理与贫困治理相结合的长汀经验等特色实践和智慧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 本课程是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大背景下,将外语、贫困治理、农村发展、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等涉及多社会科学领域相结合,对大学英语教师只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等固有做法的一次改革的尝试,体现语言与学科内容融合、语言服务于学科、学校、国家发展需求等理念。 本课程的创新体现在: 第一,在课程内容上,较为系统全面地以中国减贫、脱贫为主题,在国内高校尚属首次。 第二,从语言文学这个学科角度而言,它将语言与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是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创新,也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一次创新。   【主讲团队】 汤志明: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中国农林科学与文化翻译与传播中心成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英语专业,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MPA)硕士学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二语习得与语言教育研究、跨文化传播;多次荣获教学比赛奖励:国际学院首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三等奖、福建农林大学第三届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外研社2022“教学之星”教学竞赛福建省赛区决赛三等奖。主持省厅课题2项,横向课题1项;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1人次特等奖、4人次一等奖,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3篇,在《福建农林大学学》等国内刊物发表论文7篇,并完成全国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英语阅读核心技能训练》(2020)。目前在编《大学英语写作教程》、(中国林业出版社)、《从脱贫走向振兴的福建乡村》等多部省级规划教材;开设中国脱贫主题相关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将专业所学与国家需求结合,在教育一线充分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陈白璧:福建农林大学教授。MTI翻译硕士学科带头人,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特聘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林科学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评估专家委员会召集人(2017)、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杰出访问学者、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长期从事专业英语教学与科研及生态文明的跨学科研究工作,曾任第六届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2021)、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CSSCI、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编著、教材等共6部,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决策咨询与建议共5项,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并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共3项,获福建农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教授组)二等奖,获2021年度国际学院科研贡献奖第一名。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翻译与传播、生态文明(跨学科)等研究。 蓝书剑:福建农林大学讲师。本科毕业于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后取得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二语语言习得与语言教育研究、跨文化传播,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中国农林科学与文化翻译与传播中心成员。在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持续钻研深耕,获第十三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福建赛区)综合组三等奖、2022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福建赛区本科高校大学英语组三等奖,主持外语通识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国际化视野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研究、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探索、国际课程项目《享誉世界的福建茶》等多项课题,参编《英语品读福建茶》教材,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周晶:福建农林大学讲师。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得福州大学法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外语教育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局部语法视角的跨学科学术文本评价意义研究”、“学术论文中评价意义的跨学科对比研究”等市厅级、校级课题。曾获得福建农林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9年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福建赛区视听说课组一等奖。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十三届教师教学竞赛团体二等奖;2022年福建农林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线教师文科组一等奖。 黄玲:福建农林大学讲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公共外语教师,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跨文化研究。主持多项省级及校级课题,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出国留学英语写作教学》、《雅思阅读》、《考研英语写作》、《国际交流实用英语》、《国际交流英语》等课程。2017至2018年,赴美国俄亥俄州奥特本大学访学一年。2021-2022年主持《菌草与国际减贫》国际课程,2022年主持《福草开道:中国菌草文化》译著编写,2022年参与《农林科技文本翻译》教程编写。

语用学导论
开课中

南京大学
0人评价(5)人学习
【课程特色】 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支撑; 2)全英文授课; 3)主讲专家为语用学全国性学会的带头人(2015-2023 担任学会会长); 4)国内外名家参与; 5)练习、研讨、汇等齐全。   【主讲团队】 陈新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外语部副主任、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East Asian Pragmatics  (ESCI) 主编、《外国语文研究》(CSSCI集刊)主编、《中国语言战略》(CSSCI集刊)第一主编、Pragmatics (SSCI)副主编、Researching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荣誉主编。研究兴趣包括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外语教育与教学、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独著、合著、译著28部,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兼职包括国际语用学协会顾问、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分会和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匈牙利科学院客座讲席教授,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英国)、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15所高校兼职教授。

德语国家概况
开课中

大连外国语大学
0人评价(13)人学习
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东南亚文化
省级
开课中

天津外国语大学
0人评价(11)人学习
【课程简介】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有着千年的交往史,目前东盟是我国经济、贸易、文化的合作伙伴,东盟国家又都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和东盟的关系及其重要,学习和了解东南亚文化知识势在必行,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如今国内各行业各领域都与东盟有着交流、合作关系,许多在职的相关人员都有学习东南亚文化的需求。《东南亚文化》慕课将使大学的《东南亚文化》教学走出课堂,既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的需求,又能服务社会,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和掌握东南亚文化专业知识。   【课程特色】 完整系统的学习:完整的慕课,系统的介绍了东南亚各方面的文化,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视频课和见面课。视频课含绪论、东南亚饮食文化,东南亚节日、东南亚建筑、东南亚婚礼习俗,东南亚艺术、东南亚服饰文化等7个部分。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见面课主要讲授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友好交往关系及其历史意义及影响,世界四大文化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等。本课程以教师深入浅出的教授和生动的图片,以及见面课中的答疑、讨论等,向学习者展示东南亚的绮丽风光、独特文化,以及发展状况,满足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东南亚文化知识的需求。   【主讲团队】 刀承华:傣族,天津外国语大学校聘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泰国清迈皇家大学博士生副导师,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玛希隆大学访问教授,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少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学术委员,云南省红河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少民族文学研究会理事,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一项,主持完成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云南省“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等项目;主持完成泰国高校教育委员会项目一项,参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科研项目二项。出版著作10余部,主编论文集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岩温香:傣族,天津外国语大学泰语专业负责人,云南民族大学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编写教材1部,主持校级科研立项1项,主持校级教改立项1项,参与教育部科研立项1项,公开发表论文5篇。主要研究方向:泰国语言文学、泰国国情研究、傣泰研究。 韩旭:汉族,天津外国语大学印尼语专业教师,印度尼西亚教育大学印尼语教育硕士,出版译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1篇,主持市教委立项1项,参加市级、校级项目共4项,获2019年度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优秀科研成果译著类一等奖。研究方向:教育学、语言学、比较文学。 曹磊:汉族,缅甸语专业负责人。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编写教材1部,发表论文2篇,译文7篇,研究告1篇。主要研究方向:中缅关系、翻译。 陈昱:汉族,讲师,柬埔寨语专业负责人。云南民族大学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编写教材1部,主持校级培育项目1项。主要研究方向:柬埔寨文学与文化。 陆诗晴:汉族,讲师,马来语专业负责人。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编写专业教材1部,获批校级科研立项培育类项目1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主要研究方向:马来西亚文学文化。 曹葭:汉族,印尼语专业负责人。印尼卡查玛达大学印尼文学专业硕士,编写教材1部,主持校级科研教改立项1项,参与市级科研立项2项,参与国家级科研立项1项。主要研究方向:印尼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