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启新局面,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核心,高等教育迈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3月24日,在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中,举办了主题为“中国高校外语学科特色的慕课教学与研究”分论坛,11位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就慕课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阐释,并就慕课建设实践工作进行了介绍。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李莉文教授担任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李莉文教授主持会议

论坛的第一位发言人,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教授介绍了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China MOOCs for Foreign Studies)的使命与意义。贾文键教授对近年来国内外的慕课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指出“慕课对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而“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等教育部指导方针都为我国高校的慕课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教育部计划到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而中国的高等外语慕课建设,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有待深入探索与研究。

moocs.unipus.cn

而后,贾文键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CMFS)的宗旨、使命及其组织架构,以及“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的建设规划、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目前已有近百所高校踊跃加盟。语种丰富,课程体系科学完备,专业特色突出,是该联盟的巨大优势所在。该联盟下的“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汇聚联盟各高校优质课程,各高校可引入联盟优质资源建设本校精品课程,并将最终实现跨校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

北京外国语大学  贾文键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贾国栋教授以该校的写作慕课开发为例,探讨了外语慕课建设的原则和方法。贾国栋教授指出,建设慕课首先要注意平台的选择,包括其内容把控能力和技术水平——借助以外语类学科为主体打造的国际化慕课平台,区别于其他的综合学科平台,并在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为外语慕课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与支持。此外,在课程的选题、设计、编写以及拍摄制作、上线运营等方面,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

中国人民大学  贾国栋教授

江南大学董剑桥教授以“外语MOOCs/SPOCs校际应用的挑战和机遇”为题,结合在线学习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外语私播课(SPOCs)学习模式可为教学设计提供的资源共享、技术应用等新机遇及其在校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董剑桥教授认为,以慕课共建(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为抓手的跨校SPOCs应用不但可以推动高校之间的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还有利于促进师资交流和教学模式变革,进而逐步实现各校外语教学质量的高位均衡。然而,SPOCs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非水到渠成的普及推广,而是循序渐进的实践探索。因其而催生的混合学习模式带来的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教学应用,它将触动的是整个高校教学管理机制和全体师生的教学观念基础。

江南大学  董剑桥教授

如何让外语慕课永葆芳华?电子科技大学胡杰辉教授在以“大学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促学机制追踪分析及启示”为主题的发言中谈到:“高校外语慕课持久之路在于建以致用,其实现手段是基于慕课的混合式学习”。

胡杰辉教授通过对在线任务促学效能、课堂活动促学效能、课堂活动过程体验、线下学习投入程度、课堂活动投入程度五个因子对翻转模式有效学习的影响的多轮追踪分析发现:对于高水平学习者,课堂活动的促学效能更大;而对于低水平学习者,慕课质量影响可能更加重要。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加强课堂教学设计,有机融合在线与课堂任务,增加对比教学研究等方式,使外语慕课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之间更好地相互促进。

电子科技大学  胡杰辉教授

新时代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挑战。国防科技大学况守忠教授从现状与问题、改革需求及建设思路三个方面介绍了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慕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况守忠教授指出,军校大学英语教学应从以往“语言基础学习+语言应用”的二元分离格局,调整转移到课程体系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上来。

国防科技大学“大学英语”慕课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是实施分级分层教学改革,建构“三维二位一体”教学模型:满足“军队院校教育、军事职业教育、部队训练实践”三维人才培养要求,建设以“大学英语为主体,军事英语和学术英语为两翼”的外语教学模式;二是建构大学外语“1+2+X”课程体系(必修“大学英语”,限选“军事英语”、“英语应用写作”,任选“跨文化交际”、“区域研究”和能力素养拓展类课程);三是实施“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教学方式、方法。最后,况守忠教授特别强调,“混合教学是各环节、要素、条件的有机结合,其最高境界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真正融合”。

国防科技大学  况守忠教授

语言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习者较大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呼唤着个性化教学和自主式学习。武汉大学游长松副教授认为,慕课与大学英语相结合也许可以部分地解决大学英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他重点探讨了大学英语教育如何通过慕课教学方式,实现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推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创新与突破。最后,游长松副教授介绍了武汉大学在线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并分享了相关的课程建设经验。

武汉大学  游长松副教授

下半场第一位发言人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通过外研社Unipus旗下的U讲堂平台,以直播方式将相隔2000多公里的广州与北京实时连接,充分体现了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呼应“慕课”主题。

焦建利教授主要从六大方面对慕课教学法进行了介绍:在教学方面,慕课需开放内容、开放教学;在课程设计方面,则应制作带有测验题的、短小精悍的视频;在学习方面,应当是完全自觉、自主、自愿、自控的学习;在评估方面,同伴互评与评估是目前慕课常见的评估方法;在交互方面,实践社群中知识的建构在慕课教学法中至关重要;在课程激励方面,慕课学习遵从“联通主义”,学习者通过网络共享课程与学习资源,彼此结伴学习,就是一种监督和激励。

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通过U讲堂平台(ucourse.unipus.cn)与参会老师进行直播互动

信息载体的发展与变化对教学媒介产生了重大影响。杭州师范大学李颖教授以“外语新媒体资源建设与智慧教学实践”为主题,从数字化、新媒体资源角度对高校外语慕课建设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深入探讨。

李颖教授认为,慕课将成为智慧教学的基础,借助大数据精准分析学情的智慧教学将成为信息化发展的高阶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资源从纸质平面提升到立体化新形态,外语学习空间延伸到互联网以及虚拟现实(VR)。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配备合适的技术和设备,有利于学生快速获取知识并对知识进行有效组合。

杭州师范大学  李颖教授

为解决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提升与监控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自2014年以来,实行了教学改革,实现了三年大学英语教学不断线。陆军教授介绍,在教学方面,该校将六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划分成模块,每学期采用多册课本优化综合利用的方式精选教学内容;在考核方面,实行多元累加式考核,起到督促学生整学期都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作用。

但是,改革后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尤其是第一学期大学英语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内容主要靠老师课上讲解,费时低效。“大学英语:英语语言技能提高方法”这门慕课应运而生。陆军教授随后对这门慕课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设置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目前该课程已在“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moocs.unipus.cn)上线,欢迎加入学习。

哈尔滨工程大学  陆军教授

慕课之慕,或在于名校,或在于名师。“双非”普通高校(即非985、非211)中的普通教师无论是在自身角色调整方面,还是在工作内容转变方面,无疑都面临着更大挑战。集美大学蒋联江副教授基于其负责的福建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英语演讲”和“大学英语高级读写4”的建设情况,与参会老师们分享了普通教师的慕课建设经验。

蒋联江副教授在最后总结说:“慕课的校本化建设和应用不是要替代原有的课堂教学,相反,是利用翻转课堂重组教学空间,重构语言读写实践,让教师有机会重塑学生的学习体验,将教学目标从基础语言训练拓展到高阶思维品质培养。”

集美大学  蒋联江副教授

论坛的最后一位发言人,北京外国语大学翟峥副教授结合他正在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上建设的《大众传媒与媒介素养》慕课,分享了他对外语类慕课建设的一些思考,包括外语类慕课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道、课程设计理念、制作方法等。他将慕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慕课教学在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与效果方面的积极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  翟峥副教授

现场嘉宾从自身慕课研究及建设实践经验出发进行的发言,得到了与会教师的认同,同时也为他们日后进行慕课建设提供了建设性指导。诚如各位嘉宾所言,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建设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方针政策对慕课建设的支持、教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慧教学理念的落地发芽,都在为全国高校筑建语种丰富、质量精良、资源广泛的慕课教学新生态筑基铺路。

未来,随着慕课建设的进一步成熟,“互联网 +”、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外语教育交织、交融,培养跨国复合型高端人才的新慕课时代必将到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

前往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

共谋发展 共享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