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由中国学生韩梅梅和李雷在异国的留学生活中遇到的跨文化交际故事串联起知识点,故事涉及跨文化交际中的典型场景和重难点问题。课程共有6章教学内容,包括了跨文化交际学大部分实践领域。
第一章——课程核心概念介绍:“文化”、“跨文化”、“沟通”、“文化障碍”
第二章——日常言语交际:称谓及头衔、打招呼、谈话话题、赞美方式
第三章——语言与文化:文化负载词、谚语文化、语言禁忌、委婉语
第四章——非语言交际: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身体语言和副语言
第五章——跨性别交际:性别社会化、女性谈话风格、男性谈话风格
第六章——世界多元文化:英美文化之外的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文化禁忌、文化古迹等
本课程内容主要基于外研社出版的《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也适用于其他类似教材。侧重精解重难点和拓展课本知识。 因此可作为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配套网络资源,也适合具备了中级英语水平(如大学英语四级)及以上的爱好者自学。
本课程共计13周学时,建议每个章节学习2周,每周2小时。最后一周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课程特色
精心设计六大板块让课程“活”起来:
(* 因教学需要,本课程视频中有部分资料直接引自互联网,在此对相关资料所有方表示真诚感谢!若资料涉及版权问题,还请联系课程团队予以妥善解决。)
课程团队:
饶巧颖(课程负责人): 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重庆交通大学大学外语教研室副主任。从事大学英语教学7年,从2015年起开始《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与研究。获2016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重庆赛区综合组一等奖,2015年重庆市首届高校微课大赛一等奖,2019年“中国外语微课大赛”重庆市二等奖,重庆交通大学 “科教创新•课堂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多次获得重庆交通大学本科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发表学术论文9篇,参编教材3部,主持教改课题数项。
贺昉 :讲师 ,南京大学硕士,美国俄勒冈大学访问学者,Brockenhurst College对外汉语教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13年,从2014年起承担《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曾多次获得重庆交通大学本科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质量专项奖”等称号;获2013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重庆赛区综合组一等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一等奖。参与省部级教改课题多项。
张昕晗: 讲师 ,英国约克大学教育学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MTI英语口译硕士。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七年,先后担任过《大学英语》、《西方文化》、《英语口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次获得重庆交通大学本科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研省部级课题多项。
李凌: 助教 ,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对外英语教学专业,热爱并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多年,先后担任过《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任务。获重庆交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
何晓月: 讲师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口笔译硕士,重庆交通大学外文系副主任。从事大学英语教学10年,先后担任过《大学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口译》、《英美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所指导学生多次在“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省级赛区及校内选拔赛中获奖。发表论文4篇,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